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即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办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规律,从属于教学规律、服务于教学规律, 是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而教学规律又来源于教学实践,是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总结。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要达到地理教学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杭州八一中学陈宝珠老师研究指出,除了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外,还应从下列两个方面加以强化。

  1. 把乡土地理内容渗透到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之中,使地理教学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社会性。促使地理科学与社会,特别是周围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持 STS 教育观点的中外专家学者认为,儿童对日常生活

及周围环境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怀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中、小学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

如有的教师在讲到《人类和环境》问题时,指出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 当今农村是否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要求学生作调查研究。这种以具体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学生这种天生的好奇心而采用的。

学生以所学的自然地理理论为基础,带着问题去观察社会环境,才能展开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各种社会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决策。

如对农村公路叉道四周布满的露天饮食摊位,过去几年十几年一天几个来回天天看到,也亲口品尝过,却不以为然,学了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后,结合本乡本土实际,马上发现了大问越,觉得露天饮食摊很不卫生,受满天飞扬的尘埃污染严重,不利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写了“必须改善露天饮食摊的卫生保护条件”的小论文,提交当地政府,受到好评。这样有目的的教学方法,就能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这里需要引用美国一位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路特福的一个教学观点,他认为“科学教育不应只让学生记忆、背诵教科书的内容、术语、公式而已, 而应让学生亲自去做、去搜索、去找寻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中应以问题的探究为重点,是不允怀疑的。那就要把握住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必须渗透乡土地理知识这个关键。

  1. 地理教学要做到课内和课外结合、学习和生活结合、教学和生活结合。

80 年代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一个特色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这种 STS 课程方案也是一种导向的课程,希望学生从探索、解释和验证中体会出科学的真谛。遵照这样的课程方案进行讲授,其结果使学生更能应付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的各种挑战,赢得了在社会上的立“足” 之地。

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地理影片、景观录像片、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举办地理晚会或专题讨论会、报告会;开展地理竞赛活动;进行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树立大自然是地理教学的大课堂观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直接感知到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动手能力,如绘制地理略图、进行地理计算、堆塑地理模型、书写调查报告等,从而达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社会服务的目地。

如学习《中国气候》后,要求学生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说明当地的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并初步学会评价气候条件对当地衣业生产的影响;学习《交通运输和贸易》后,要求学生联系本省、本县的实际,说明发展商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意义;学习《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后,要求学生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工业“三废”(或农村的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调查它的污染源、提出防治的意见,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循环往复,把知识巩固在技能之中,完成了全面进行地理知能教育的目的。这应该是地理教学要遵循的方法。

当今世界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对 21 世纪人才的需求,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教育改革上。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作为教育改革核心的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列入了许多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和教育界的议事日程。但愿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