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的心理模式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协调好教师、教材、学生三大地理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强调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比之下,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心理过程研究。云南师大地理学系陈亚萍老师研究认为,要协调好中学地理教学三要素之间关系,就要从学生学习中学地理教材中地理知识的认知心理过程出发,建立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心理模式,教师再根据心理模式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心理过程的教学方案。

无论是系统地理学知识还是区域地理的知识,地理规律始终贯穿于其中,它是学生形成地理知识结构的骨干。由于地理规律的实质是揭示地理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所以通过地理规律的学习学生易于理解、记忆、应用地理知识,同时在地理知识的联系中能够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并以地理规律为中心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样就有利于地理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智力。

学生学习地理规律的心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现学习模式,一种是推理学习模式,两种模式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这是由于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不同性质的地理规律的学习条件

不同,其学习心理过程及在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也不相同,这样就存在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学生学习地理规律的心理模式。但无论怎样两种模式都是反映学生学习地理规律的学习心理过程,而且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有的地理规律适用发现学习模式,有的地理规律适用推理学习模式,有的地理规律需要两种模式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