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铁路让与权争夺战

铁路让与权争夺战是紧接着借款让与权争夺战以俱来,并且是同矿山让与权争夺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帝国主义列强借款给清政府后,随即要求铁路建筑的让与权;而铁路所到之处及其沿线地区的矿产自然也成为掠夺的对象。路矿一到手,领土让与权的要求也就随之而至了。“自中日战后, 外人窥伺中国益亟,侵略之策,以揽办铁路为先”;①列强“始则借路攘地, 终必因路割地,后患无穷”。②因此,铁路让与权在借款让与权和领土让与权之间,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它的重要性是十分突出的, 甚至形成为列强对华的所谓“铁路征服”政策(The Policy of“Conquest by Railways”)。③这种“铁路征服”政策,当时的人们把它叫作是“铁路政略”。“今一言说破之,铁路政略,即殖民政略也;殖民政略,即侵略主义也”。“铁路政略,今列强于东亚大陆柔缓侵略之独一手段也”。④参加让与权争夺战的列强也特别看重修筑铁路,认为在中国,“铁路的发展乃是具有最高的重要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关心远东的人看到由此引起的国际敌对而能够无动于衷的。如果这种敌对仅仅在金融方面,那么情况也许无关紧要。在一个充分强大、足以保持自主的政府之下,谁去修筑铁路都没关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铁路修起来。可是,清政府在政治上是依赖他人的,因此就必须明了,外国在国家主持并在国家帮助下修筑起来的这些铁路在将来会被认为是要求承认领土所有权的根据”。⑤因此,所谓“铁路征服”政策也就是开拓殖民地、瓜分中国的政策。

正如列宁所指出:铁路在当时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总结,是世界贸易和资产阶级民主文明发展的总结和最显著的标志。”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的、民主的、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事业”,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却“把这种建筑事业变成对十亿人民

(殖民地加半殖民地)、即占世界人口半数以上的附属国人民,以及对‘文明’国家资本的雇佣奴隶进行压迫的工具”,“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