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日甲午战争与第一次瓜分危机之出现

1894 年 7 月—1895 年 4 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至二十一年三月)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一些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包庇纵容下,为并吞朝鲜和侵占中国领土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开辟了列强梦寐以求的瓜分中国的新时期,自此以后直到 1900 年义和团反瓜

分运动全面爆发的 6 年间,乃是帝国主义列强准备瓜分中国的时期。这场战争实际上决定了“中国泰否通塞之机”。①“一八九四年乃是中国问题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由于日本的胜利在远东所造成的新形势,一个使中国濒临于灭亡的过程开始发动起来了”,也就是说“一八九四年开始了瓜分的过程”。所以,对中国来说,1894 年乃是一个“决定性的年代”,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②此后 6 年中,“中华帝国瓦解的前景在政治的地平线上曾经始终是现存的,瓜分不止一次地迫在眉睫”。③这也就是严复在其译著的按语中所说的“甲午东事以还,彼族常以部分支那为必至之事”④的情景;因此,在中外关系史上,有的西方著作就把 1894 年标明为清政府由“屈服时期”进入到“受制于人的时期”⑤的一年。

①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邵循正等编:《中日战争》Ⅰ,丛刊本,第 89 页。

② 怀特:《导言》,见约瑟夫:《一八九四至一九○○年列强对华外交》,第 22—23 页。

③ 同上书,第 27 页。

④ 严复译述,亚当·斯密原著:《原富》(二),第 557 页。

⑤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 2 卷,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