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冀鲁边区发展阶段(1898 年 10 月—1899 年 12 月)

从义和拳 1898 年 10 月起义以后,拳民们在“顺清灭洋”的旗帜和他们自己改名为义和团的情况下,纷纷秘密串连,设坛亮拳,使他们的爱国活动在冀鲁边区,即冀南和鲁西北地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 1899 年冬以朱红灯、心诚和尚和武修和尚等人领导的起义运动。这段时期大约经历了一年零两个月,是为义和团在冀、鲁边区的最初发展阶段。

一般都说义和拳“起于山东”。③这个说法有它的根据,因为拳民首义是在山东冠县所属的梨园屯蒋家庄。但是比较精确的说法应是义和拳起源于冀鲁边区,因为梨园屯周围都属直隶省,即今河北省,梨园屯乃是山东冠县在河北省境内的一块飞地,它现在就是河北省的威县所在之处。因此,拳民们在首义以后就在冀鲁边区一带迅速发展当是很自然的了。实际上,赵三多、阎书勤等人起义后就率领拳民去山东丘县、临清和河北曲周、广平一带活动, 发动群众,这些地方都处于冀、鲁边区,犬牙交错。他们在同清军交战失败后,除赵三多沿运河北去河北,阎书勤仍留本地继续活动外,许多拳民都分散而去冀、鲁边区各地,发动群众,准备一场更大的起义去了。因此,在 1899

年初,冀、鲁边区各府州县,大体上都有了义和拳的踪迹了。1899 年 4 月 23 日即调署山东平原县令的蒋楷上任那一天,就闻“恩县四境盛行义和拳,或云:‘自冠县十八团’;或云:‘自东昌府曹州’;莫详其底细”。④活动于直隶河间府各州县的拳首武修和尚,据说“于光绪二十五年春”即 1899 年春在“衡水留仲玉皇庙内设过拳场”;有人曾经说过他是“从山东冠县来”⑤ 的。活动于直隶冀州一带的拳首王庆一“于光绪二十四年冬”即 1898 年冬“在枣强张家屯设立拳场”。①“一八九九年春,河北景州七里铺也有山东师父张某、王某二人来授拳”。②

根据上述这些材料来看,我们如果说 1898 年 10 月赵三多、阎书勤等人

领导的义和拳梨园屯首次武装起义,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并促进了义和团 1899 年在冀、鲁边区的发展,应当说在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在 1899 年义和团初期发展阶段中,活动于冀鲁边区的朱红灯、心诚和尚、武修和尚和王庆一等人,他们大多是一些武艺高强,身怀绝技的武林精英。他们往来于各地城乡村屯,设坛亮拳,开展群众性的练武活动,为的是展开反对帝国主义教会侵略和统治的斗争。“朱红灯籍隶泗水,家无亲属, 只身游荡”。③心诚和尚即本明和尚,“俗名杨照顺,又名杨顺添”,“籍隶高唐,自幼在禹城丁家寺披剃为僧,后住省城张仙祠”。“光绪二十五年春, 茌平一带因近来教民欺压平民,众情不服,学习拳棒,捏称得自神授,意图抵制洋教。朱红灯、心诚亦各拜师降神,设厂受徒”。④武修和尚“原名石修,

③ 李文海等:《义和团史事要录》,第 55 页。

④ 蒋楷:《平原拳“匪”纪事》,见《义和团》(一),第 361 页。

⑤ 柴萼:《庚辛纪事》,见《义和团》(一),第 304 页。

① 蒋楷:《平原拳“匪”纪事》。见《义和团》(一),第 353 页。

② 《河北景州、枣强、衡水地区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见《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研究专辑》,1980 年第一期,第 158 页。

③ 同上书,第 158 页。

④ 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第 107 页。

阜城东南小庄人,本是冀州城内开元寺的住持僧。当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他就去山东学拳,加入义和团,据说还曾参加过一八九八年冠县的反洋教斗争”。⑤王庆一是枣强“张家屯人”,“光绪二十五年春夏之际,王庆一在家里铺场练拳,叫‘五祖神拳’,后叫义和团”;“他的武术学得很好, 颇有功夫”;“家里不富裕,有十多亩地”,“但仗义疏财,喜交朋友,远近百十里都知道王庆一的为人”。①枣强知县凌道增以拳民声势日增,“以王庆一系拳民教师,遂任听其出入衙署”。②

他们在不辞辛苦、往来各地设坛练拳的同时,还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宣传工作。他们的旗帜是“顺清灭洋”、“保清灭洋”、“助清灭洋”和“扶清灭洋”等等,后出的“扶清灭洋”口号比较为后来各地义和团所常用。他们在宣传的时候,往往要讲一些为什么要“扶清灭洋”的道理,并提出拳民的纪律。有一个材料谈到武修和尚在阜城城南临镇村拳场的讲话情况说:

“大师兄武修讲话,指着旗说是扶清灭洋。怎么扶清呢?清兵自光绪二十年被日本打败了,清兵怕死,不战而退,各国会议瓜分中国。现在咱们受教民的气,若瓜分了中国,洋人进中国,咱们更受不了咧。但是中国无兵还有民,中国人多,若能团结一致, 就能扶起已倒的清,灭掉来中国的洋。他们想瓜分中国,如同作梦一样。武修当日立有

十戒:戒贪、戒奢、戒欺、戒骄、戒怠等等。”③

武修和尚作为义和团的首领之一,幻想“能扶起已倒之清”,他不知道这个“已倒之清”是扶不起来的。“扶清灭洋”这个口号反映出中国农民的爱国主义要求,是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时代产物。它首先出现于中国人民反第二次瓜分危机的 1898 年 7 月余栋臣起义时的“顺清灭洋”大旗,

同年 10 月赵三多、阎书勤起义也沿用了这面旗帜。它在中国人民反对酝酿中的第三次瓜分危机的义和团运动中逐步发展成为“扶清灭洋”的旗帜和口号, 正是反映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业已上升成为主要矛盾,而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已经暂时地降到了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这面旗帜也提供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的依据,部分同情拳民爱国精神的清政府地方官吏和清军中的下级官兵也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听任他们在城乡活动,许许多多有志于保家卫国的城乡人民也才能较少顾虑地参加拳民的队伍,或主动地请拳首来他们这里设场教拳。因此,“扶清灭洋”这面旗帜,在当时条件下是有利于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的。“其党以扶中期灭洋教为词”,“官民皆目之为义民”,“故群相信从”。“各处拳党, 尽有衣冠之族,殷实之家杂乎其中,非尽无业游手也”。④实际上,拳民的“扶清”不是无条件的。如果清朝官兵前来镇压,他们就会立即把拳头对准这些反动派,加以迎头痛击的。他们是以“灭洋”、反瓜分来作为“扶清”的条件的。当然,这面旗帜也有其局限性。不过,在当时情况下,我们要求中国农民来提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口号,也是不现实的。

以下我们就分别来看一看义和团运动在冀、鲁边区的发展和斗争情况。

⑤ 《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 19 页。

① 《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 8、19 页。

② 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第 109 页。

③ 《山东大学义和团运动研究专辑》,1980 年第 1 期,第 184 页。

④ 《光绪朝东华录》(四),第 449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