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榜单
标签
注册
登录
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
文档评分:
4.0 (
0 个有效评分
)
文档语言:
中文
章节数量:
120
阅读人次:
7855
收藏数量:
0
整理分享:
admin
阅读
收藏
扫码
阅读
收藏
扫码
文档概述
前 言 1898 年 10 月,在冀鲁边区梨园屯以义和拳武装起义的名义开始,到 1900 年夏秋之际即 19 世纪最后一年①在中国全面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反对和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把中国沦为他们的殖民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是在跨越整个 19 世纪下半个世纪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教会侵略和统治,即所谓“反洋教运动”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义和团运动...
书籍目录
书籍评论 (
0
)
前 言
几点说明
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
第一节 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1871—1900 年)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传教活动在殖民地掠夺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的边疆危机和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 中日甲午战争与第一次瓜分危机之出现
第一节 中日甲午战争为什么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起点
第二节 在战争过程中和战后出现的第一次瓜分危机
一、李提摩太计划(1894 年 9 月及其后)
二、沙俄《新闻报》的叫嚣(1895 年 1 月)
三、青木方案(1895 年 4 月)
四、田贝十九条(1895 年 5 月)
第三节 中国人民为反第一次瓜分危机而斗争
一、兴中会之成立(1894 年 11 月)
二、公车上书(1895 年 5 月)
三、成都教案和古田教案(1895 年 5 月和 8 月)
四、台湾省军民的抗日战争(1895 年 6 月—1898 年)
第三章 帝国主义列强让与权争夺战与第二次瓜分危机(上)
第一节 让与权争夺战的开始
二、英法在我国西南的让与权争夺战(1895 年 6 月及其后)
第二节 借款让与权争夺战
一、俄法借款与华俄道胜银行之成立(1895 年 7—12 月)
二、德英银行总会与英德借款(1896 年 3 月)
第三节 铁路让与权争夺战
一、《中俄密约》与《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1896 年 6—9 月)
二、《卢汉铁路借款合同》(1897 年 5 月)
第四章 帝国主义列强让与权争夺战与第二次瓜分危机(下) 第一节 领土让与权争夺战开始了第二次瓜分危机
一、德军强占胶州湾(1897 年 11 月)
二、俄军强占旅大(1897 年 12 月)
三、列强关于瓜分中国势力范围的谈判(1898 年 1 月)
四、英国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及英德续借款(1898 年 2—3 月)
五、法占广州湾与法、日之划分在华势力范围(1898 年 4 月)
六、英占威海卫和九龙(1898 年 5—6 月)
七、外国教会侵略与第二次瓜分危机
第二节 中国人民面向第二次瓜分危机展开各种斗争
一、《天演论》的出版(1898 年 4 月)
二、戊戌变法(1898 年 6—9 月)
三、《东亚时局形势图》及其《题词》(1898 年 7 月)
四、余栋臣起义(1898 年 7 月)
中编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五章 在中国人民反瓜分斗争中兴起的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义和团的前身——义和拳之沿革
第二节 义和拳的组织、成员和纪律
第三节 赵三多、阎书勤领导的义和拳首次武装起义(1898 年 10 月)
第四节 从义和拳到义和团
第六章 酝酿中的第三次瓜分危机
第一节 英德铁路范围协定(1898 年 9 月)
第二节 美国夺取粤汉路权和英美协定(1899 年 2 月)
第三节 清政府被迫授予外国传教士官衔(1899 年 3 月)
第四节 英俄铁路范围协定(1899 年 4 月)
第五节 美国宣布所谓“门户开放”政策(1899 年 9 月)
第六节 酝酿中的第三次瓜分危机的严重性
第七章 义和团在斗争中蓬勃发展
第一节 冀鲁边区发展阶段(1898 年 10 月—1899 年 12 月)
一、朱红灯和心诚和尚在鲁西北的活动与平原冈子李庄森罗殿 及茌平大张庄教堂之役(1899 年 10—11 月)
二、武修和尚和王庆一等在冀南的活动与枣强萧张镇教堂案 及景州朱家河教堂之役(1899 年 12 月)
第二节 冀中和京畿附近的发展阶段(1900 年 1—6 月)
一、各地设厂、练拳毁教与任丘梁召镇之役(1900 年 3 月)
二、拳民运动的高涨,涞水石亭镇之役与涿州城之占领(1900 年 5 月)
三、时局急转直下(1900 年 5 月底—6 月初)
第三节 义和团在斗争中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中国人民反瓜分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代表
二、全国各地城乡人民的响应和支援
三、中国史上一次特殊的农民起义运动
下编 义和团与爱国官兵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第八章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之失利与瓜分危机的第一次缓解
第一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瓜分狂想曲
第二节 帝国主义列强调兵遣将,发动侵略战争之失利
一、西摩尔联军廊坊遇阻,被迫撤退(1900 年 6 月 10—18 日)
二、联军攻占大沽炮台之代价(1900 年 6 月 17 日)
第三节 联军《大沽宣言》与瓜分危机之第一次缓解(1900 年 6 月 20 日)
第九章 拳民京津鏖战与瓜分危机之第二次缓解(1900 年 6—7 月上旬)
第一节 清政府御前会议与《宣战诏书》之发布(1900 年 6 月 21 日)
一、御前会议之性质和经过
二、所谓“勒令皇太后归政”⑦ 的有无真伪问题
三、决定宣战的主客观因素与发布《宣战诏书》
第二节 “雄豪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
一、拳民在北京的斗争
二、天津的激战
第三节 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之议定(1900 年 6 月 26 日)
第四节 美国《海约翰通牒》与瓜分危机之第二次缓解(1900 年 7 月 3 日)
第十章 全国反帝怒潮的兴起与瓜分危机之第三次缓解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在各地的高涨
一、沈阳的反帝火炬(1900 年 6 月 30 日—7 月 2 日)
二、河南南阳靳岗教堂之战(1900 年 7 月 6—9 日)
三、山西太原教案(1900 年 6 月 27 日—7 月 9 日)
四、萨拉齐 24 顷地教堂之战(1900 年 7 月 19—24 日)
六、直鲁边区的反洋教斗争与阎书勤等壮烈牺牲(1900 年 8 月 19 日)
七、四川 23 个州县的响应(1900 年 7—9 月)
八、中国民族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乘机起义
一、自立军起义(1900 年 8 月 9—22 日)
二、惠州起义(1900 年 10 月 8—22 日)
三、时代的考验:《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
第三节 在清政府叛卖下,京、津鏖战的结局
一、天津保卫战(1900 年 7 月 9—14 日)
二、北京的沦陷(1900 年 8 月 14 日)
三、“黄祸”乎?“白祸”乎?——联军在京、津的罪行
第四节 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东三省(1900 年 7—10 月)E
第五节 《英德协定》与瓜分危机之第三次缓解(1900 年 10 月 16 日)
第十一章 瓜分危机缓解后之大局(1900 年 10 月—1902 年 7 月)
第一节 中外议和谈判
第二节 中外条约的签订
二、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2 年 4 月 8 日)
第三节 拳民继续坚持斗争——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
第十二章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一、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二、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三、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四、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
五、“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束语:从义和团运动看人民群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附 录
二、1895—1902 年清政府出使各国大臣(公使)名单
三、1895—1902 年列强驻华公使名单
四、从中日 甲午战争至庚子赔款时期清政府所借外债表③
相关课程
阿尔泰山系列 阿尔泰旱獭
阿尔泰山系列 白色喀纳斯
阿尔泰山系列 草原石城
阿尔泰山系列 慈爱的冰川
阿尔泰山系列 和谐共生
阿尔泰山系列 红桦林
阿尔泰山系列 可可托海
阿尔泰山系列 热闹的河洲
阿尔泰山系列 沙漠绿洲
阿尔泰山系列 深湖
阿尔泰山系列 守护
阿尔泰山系列 泰加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