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南南阳靳岗教堂之战(1900 年 7 月 6—9 日)

距南阳城 12 里的靳岗,早在嘉庆年间(1796—1820 年)便有罗马天主教传教士前往传教,到 1843 年据说便已拥有 2000 人左右的教民。随着近代

③ 参阅张力:《四川义和团运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2 页。

① 《日本外交文书》第 33 卷,别册一《北清事变》(上),第 299 页。

① 《盛京户部侍郎清锐等折》(1900 年 7 月 2 日),见《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 220—221 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帝国主义教会在河南,也如同在其他各地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势力,也是一种政治势力。教会组织拥有大片地产, 仅在靳岗一地就占有总数达三千亩的土地”。②在义和团起义之前,靳岗总堂主教安西满业已成为南阳官府的“太上皇”,出入坐绿呢官轿,前呼后拥, “一切军民人等,必须远远闪道”。他“在实际上握有对官吏的任免权”。“例如在修筑靳岗寨垣时期,南阳知县黄源”,以“办事不力,于一八九六年通过巡抚把他撤换,而代以奴性十足的潘守廉”。为了表达对认贼作父的潘守廉的义愤,南阳人民“曾在城内张贴许多匿名揭帖,上面画着安西满撒尿,潘守廉在底下接着喝的漫画,这些漫画充分揭露了清朝官府和帝国主义之间的主仆关系”。③在义和团起义以后,靳岗人民忍无可忍,于 7 月 6 日到

9 日(六月初十至十三日)展开了围攻靳岗教堂之战,经过情况如下:

“七月六日,⋯⋯大批农民队伍扛着木锨、铁钯、刀矛、棍捧,有的还打着红底黑边(也有黄边)的三角形大旗,潮水般向着靳岗教堂拥来,沿途高喊‘扒洋楼,报冤仇!’ 各村农民⋯⋯争先恐后地参加战斗行列,总数约有七千多人。⋯⋯南阳城中许多士兵, 也不顾官厅的禁令,自动加入群众队伍。⋯⋯靳岗教堂早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就已被帝国主义传教士修建成了一个军事堡垒,⋯⋯拥有抬炮和洋枪一百多支,凭着深沟高垒的掩护,向群众开枪轰击,并由教士率领小股马队向外冲锋,打死打伤群众多人。与围攻靳岗的同时,⋯⋯许多农民⋯⋯与市民一起,将城内的天主堂(在县十字街东边)拆毁。⋯⋯南阳镇左营游击双奎,妄自带兵出来‘弹压’,⋯⋯慑于人民的愤怒,抱头狼狈而逃。⋯⋯南阳城内的商人也罢市声援。⋯⋯七月九日,南阳各乡人民聚集了数万人,⋯⋯从东、南、北三面再次围攻靳岗教堂,⋯⋯主教安西满下令开枪,⋯⋯俘虏受伤群众八人带回寨内,⋯⋯被割去脚筋,拴住锁骨,酷刑吊打,⋯⋯暴露了他们是一群披着袈裟的豺狼。南阳⋯⋯各乡的‘联庄社’进一步联合了起来,⋯⋯准备更大规模的围攻。吓得洋教匪徒终日行‘告解礼’,等待死亡。南阳消息很快传入‘东南互保’的中心省份——湖北,⋯⋯张之洞⋯⋯刊印七月十七日、二十四日清廷颁发的保护外人的上谕⋯⋯散发,⋯⋯急命襄阳、枣阳、老河口、光化等处守令添募守勇,⋯⋯相机剿捕,⋯⋯严禁闹教。⋯⋯可以看出南阳人民围攻靳岗教堂的英勇斗争对于邻近各省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①

靳岗教堂的围攻战接着发展到毗邻的新店镇,在那里的 20 名传教士和外

籍工程师,连同他们的 40 车行李,都被教民大恶霸李承瀛掩藏起来。义和团闻讯赶到说:“外国人欺负咱中国,真是到了头,清家不敢惹他,咱老百姓要教训教训他!”遂即包围新店。外国人开枪突出包围;但 40 车行李全被砸毁,是为“砸洋车”②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