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车上书(1895 年 5 月)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当时在京参加会试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立即连夜起草了长达 14000 余字的《上皇帝

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于 5 月 1 日邀请 18 省应试举人“千三百余人, 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在宣武城松筠庵之谏草堂传观会议”,

③决定共同签名于 5 月 2 日赴都察院上书,是为“公车上书”。④康有为在《上皇帝书》中说:

“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 保疆土而廷国命;呈请代奏事。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献俘迁民之说; 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闻举国廷诤,都人惶骇。⋯⋯

“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社稷安危, 在此一举。⋯⋯日本之于台湾,未加一矢,大言恫吓,全岛已割;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

① 孙中山著述,甘永龙编译:《伦敦被难记》,第 6 页,转引自《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27 页。

①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19 页。着重点系引者所加。按“瓜分”一词,似在此

时首先为孙先生所采用;但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 3 卷第 117 页中却说:“瓜分

(thecuttingofthemelon)”是中国人用以形容 1898 年春季中国形势的用语。其实,这个用语早就被运用来

形容 1894 年底的中国形势了。

②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20 页。

③ 哀时老人:《公车上书记序》。见《戊戌变法》(二)丛刊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54 页。

按“公车上书”题名者共 603 人,不足“千三百余人”之数;系因于时“主和之臣,恐人心汹涌,局将有

变”,提前“请将和款盖用御宝,发使赍行”(见同上书,第 155 页),使部分人觉得局已大定,不可复救,遂将名单索回之故。

④ 按“公车”系汉代官署之名,臣民上书和征召,均由公车接待,即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后来便以“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康有为这次发动各省赴京应试的举人签名上书,故史称“公车上书”。

法人将向滇桂,英人将向藏粤,俄人将向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有一不与,皆日本也,都畿必惊;若皆应所求,则自啖其肉,手足腹心,应时尽矣。⋯⋯ **此中国所痛哭,日本所阴喜,而诸夷所窃笑者也。**⋯⋯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窃以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盖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言率由则外患相迫,必至不守不成,言无为而诸国交争,必至四分五裂。⋯⋯且夫古之灭国以兵,人皆知之;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以兵灭人,国亡而民犹存;以商贾灭人,民亡而国随之;中国之受弊,盖在此也。⋯⋯ **诸夷环伺,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必来。**⋯⋯近日土耳其为回教大国,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

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①

康有为这次上书虽为都察院所拒而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他在这里所指出的瓜分危机,间不容发,必须“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①变法图存的思想, 对中国人民,至少对当时 18 省 1300 多名知识分子是起到了当头棒喝,发聋振聩的巨大作用的。此后,他仍继续向清帝上书,在北京和上海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等等;而梁启超于 1896 年在上海所

办的《时务报》,严复于 1897 年在天津所办的《国闻报》,尤为当时宣传变法维新救中国的南北两大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