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故知新、纵向发展,促进知识的垂直迁移

  1. 由低向高,循序渐进,促进知识的渐进式迁移

迁移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只有使新的学习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原有知识为新的学习提供基础和起点,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才能领会得快,学得好,记得牢。因此,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要及时唤起学生对原有相关知识的

回忆,并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对一些内容较深,难度较大的知识,更要注意利用原有知识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如高三《政治常识》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这一内容,是教学重点,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它,才能为后面顺利掌握“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国家管理形式”、“民主制度”等内容奠定基础。但这一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把握,因而又是难点。为了使学生顺利理解,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铺设台阶,通过分步设问:①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是什么?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③国家的阶级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够掌握政权?资产阶级为什么必然要掌握政权?把难点内容层层分解,引导学生从经济与政治的不同方面来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这样,学生既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又为后面顺利理解我国国家性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知识的渐进式迁移。

  1. 运用原理,分析材料,促进知识的演绎式迁移

知识垂直迁移不仅表现为由低到高的渐进式迁移,还表现为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式迁移。学习中,学生会面临一些新的情景,面对这些具体问题、现象,学生往往因缺乏理性分析,认识不清而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辨别,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廓清谬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我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内容时,有同学提出: “权力高度集中,就会导致腐败,我国为什么不采用三权分立制,而实行民主集中制呢?”为了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我便引导学生回忆“政治与经济”、“国体与政体”等有关知识,来分析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国家性质。通过把抽象的原理还原为具体情景,既使学生对新问题的认识迅速与原有知识同化,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又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实现了从抽像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