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讨论、解疑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需要,结合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时,教师要注意信息的反馈,把握释疑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边讲边穿插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共同消化知识,消除疑问。例如讲初二《思想政治》第四课“原始社会的解体”时,针对预习中发现的“氏族制度是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制度,为何还要解体”问题, 我引导学生着重讨论氏族制度瓦解的原因,且根据前后知识的内部联系提供讨论的线索: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力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的加剧

→氏族制度瓦解。学生纷纷动脑筋,各抒己见,交换看法,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联系讨论得出氏族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甥产力发展的结果。这种讨论释题法,有利于理解问题,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死记硬背,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讨论是为了解题,凡不利于解疑的讨论,教师要及时引导,指明讨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