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教学的艺术手段看

首先要讲究引导、激发兴趣。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要讲究引入新课的设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精心研究每篇文章,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组织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有味,以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之目的。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药》一文,可设计如下导语: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导师,也学过医,那么先生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呢?“药”是指疗救人身体、救死扶伤的东西吗? 如果不是,那“药”又指什么?先生为何又以“药”为题?这有什么深刻含义呢?教师的一句话就激起了学生急欲读文的强烈的求知欲望。用不同方式的开场白,如设问式、叙述式等,常变换诱导的方式,则会使学生意兴盎然, 积极性就容易调动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一个好的开端。引导不仅讲究课始引导,还要讲究课中引导和课尾引导。教师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到学生在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给教师的建议》)。那么,教师要在准确清晰地传授新的信息时,要特别注意引导的艺术,从而调动学生的脑力劳动的积极性。如在教《“友邦惊诧”论》一文时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重点分析二、三段并诵读,使学生深悟这怒不可遏的呐喊,使学生感受到铮铮铁骨的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样,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很快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的收束艺术,表现在课的收束阶段用适当的形式,使学生在短时间里接受定性的知识,可以鼓乐喧天,热热闹闹;也可以如江南丝竹,婉转悠扬, 余音袅绕。总之,应给学生留下好像是看完一部优美的戏剧时一样的感觉, 回味无穷。

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段还有许多,如讲究板书的艺术、语言艺术、情感感染艺术等等,如果有效地运用这些课堂教学艺术,语文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