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必须改革传统的评改方法——精批细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批 改方法

叶老说得好:“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打破精批细改很不容易,⋯⋯于是,教师只好永远做这些劳而少功甚至徒劳无功的事了。教师辛苦了,学生吃亏了。”(给《语文学习》编辑部的信)要言之,精批细改弊大于利,失大于得。笔者并不一概否定精批细改,只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仅用精批细改一个模式的批改方法确实弊多利少。因为精批细改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并不领情。教师辛辛苦苦批改之后,有几个学生去细心揣摩评语呢?往往只看个分数,就往抽屈里一塞。而现在一个语文教师教两个班 100 多个学生(即使只教一个班的语文,还是兼任其它学科的课程), 每次作文也确实很难做到精批细改。有时,有些老师忙于赶“任务”,批语雷同化,指导性语言不着边际,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法是指:详批、略批、面批、符号批、以及学生互改作文等。批改应该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兼顾,这是“文道统一”的原则。无论采用哪一种批改方法,都要具体明白,有针对性,切合实际,讲求实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互改作文。一个学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互改几篇,其实是一种作文教学的训练形式。学生通过互改作文,能将自己的习作

同别人的习作进行比较、借鉴,从而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事实上学生的每次作文都只能算是初稿,还有待于自己和他人的修改润色。这也同做木工的一样,总是先大刀阔斧,及时砍成原始模型,然后再动刨子等进行细致加工,使其光滑完美,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总是不断琢磨,不断加工修改, 才能创造出他的“杰作”。指导学生互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人对学生互改作文的训练形式,常持否定态度或总是放心不下,这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