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作业系统设计
在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之前,有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生产作业系统设计”。
在这部分内容中,关键是“生产过程组织”,尤其是流水生产线的组织, 它是产品的具体加工过程的基础,它的组织质量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不可轻视。
●车间布置。
这是在产品生产中生产作业技术经济准备的第一项工作。
所谓“车间布置”主要是指对车间内部的设备、物料等进行的一系列安排工作。在进行布置时,首先要保证车间的整齐与便于加工操作。设备是车
间内部的主体设施,也是生产加工的核心物质技术条件,所以车间布置应以设备运转规律为基础,结合产品本体特征进行。合理的布置应有利于强化生产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保证工人安全。在进行布置时,一般采用平面图形布置法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在具体布置时进行调整,以保证便于操作,使物料的运输路线最短和总运量最小。
在车间布置中,目前美国大多数企业的做法都十分成功,尤其象 IBM 公司、麦当劳等,而中国有许多企业则十分不注重这一点,尤其是车间中的物料堆放等。因此,在进行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前务必要注重这一点。
●生产过程组织。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一直到把该产品生产出来为止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中的排队等待过程等。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生产过程组织要以基本生产过程的组织为核心来开展。
由于生产过程就是产品成本与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必须对生产过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性的,即各车间、生产班组要连续不断地对产品加工。关于这一点十分重要,尤其如钢铁、化工等装置型生产若停产一次会给企业带来十几万美元有的甚至上百万美元的损失。其次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必须在空间上同时进行即要求平行性加工。再次就是比例性,即要求各生产环节、各工序必须在生产能力上是成比例的、是平衡的。若达不到上述要求,不但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还会出现停工待料现象,而且也有可能导致原材料、半成品的积压,从而直接影响生产资金的占用与产品生产成本等,最后就是均衡性,。其实质也是要求生产的各阶段、各环节在生产能力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总之,在组织产品生产时,一定要保证连续性与比例性等。
由于基本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产品的具体加工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可分为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一个工艺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工序。因而显然工序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细胞。所以从管理本身看,必须强化工序的管理。工序管理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产品加工过程。而强化工序管理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关于这一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向十分注意, 尤其象工序点的控制、班组控制等。
●生产过程工艺选择决策。
生产过程中工艺状况,不但决定着企业产品生产的技术状况、投资状况以及产品质量与成本等,而且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组织本身,因而必须注重生产过程工艺选择决策。
生产过程的工艺选择主要包括:工艺技术性选择或工艺方案选择、设备投资选择、工艺文件与工艺纪律方案的选择以及产品加工方式的选择等。关于工艺方案主要是从技术角度确定工艺的技术先进程度等。关于产品加工方式主要有:专项工程、散件生产或一次性生产、批量生产、流水线等。由于不同加工方式有不同的产品生产过程的组织方法,而且要求不同。所以必须根据产品本体特点与市场需求状况进行选择。
生产过程工艺选择决策方法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方法:一是产品生产成本比较法,即成本相对越低的方案就越合理。二是工艺的技术先进性法。即尽
可能选择工艺比较先进合理的方案。
●生产过程工艺投资的固定性。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工艺投资同其它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一样都带有“固定性”,就是说一旦投资就要长期使用,不能轻易变动,如果变动不但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较大,而且变动成本也较高,变动所需的周期也较长。因为在工艺投资中,有一定比例的投资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而我们知道固定资产的投资的固定性是很强的。正是由于工艺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更应注重工艺方案的决策或生产过程工艺的抉择。
●生产工艺过程选择的收益决策。
生产工艺过程不但需要有固定性的投资,而且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必然有收益。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投资方案的特点不同,因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必然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生产工艺决策时,另一个决策问题就是:生产工艺过程选择的收益决策。实质上就是从收益的角度来选择工艺方案。这里可供选择的方法比较多,如: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资金净流量法等。
●流水生产的组织。
流水生产即流水线是指加工过程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经过各个工作地,顺序对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作业组织形式。流水生产是一种劳动效率更高、劳动分工更细的比较先进的组织形式。
它更符合生产过程组织的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与均衡性的要求。它显著的特点表现在:首先它是按固定的节拍来组织产品生产。所谓“节拍”是指流水线上相邻两件产品出产的时间间隔。节拍是流水生产组织的核心。其次, 流水线是采用现代运输装置加工运输加工对象。
正是因为如此,因而在组织流水线时,首先要确定流水线的节拍,一般来说流水线节拍就是流水线上计划期内有效的工作时间(精确到分钟)与计划期的总产量(包括次废品产量)之间的比值。在确定了节拍以后,其次是组织流水线的平衡。因为不同设备、不同工作地的生产能力不同,它与流水线设计的节拍必然有差别,因而它们的单件产品生产时间可能大于或小于设计的流水线节拍。所以必然要据节拍的要求来组织其平衡问题。这里进行组织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不能改变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所设计的工艺加工顺序;其次,要保证各个工作地的加工时间小于或等于流水生产线的节拍,而且越接近节拍越好。而平衡的基本方法是:合并与分解工作地。在组织了流水生产线的平衡以后,接着就是配备工人、运输工具的设计以及流水生产线的平面布置。
●生产线要面向顾客。
在方法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克服原有企业生产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封闭性。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讲求产品质优价廉,讲求适销对路,而要能以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满足顾客的利益,生产线必须面向顾客。要了解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企业产品性能、质量、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不能像企业过去做的那样,仅是企业其它部门或单位面向顾客, 而企业的生产线则是封闭的。在新的形势下,不但其它部门单位要面向顾客,
而且生产线也必须要面向顾客。通过与顾客接触,通过市场调研,来决定生产线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益与效率。
●生产线向服务靠近。
首先,这里的服务主要是指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服务、销售服务、技术服务、人员服务等。
其次,要树立“服务是执行生产线任务”的思想。其实就其本质来说, 服务也是一种生产性劳动,作为一种附加性生产劳动,服务实质上是生产线任务的延伸与继续。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服务,才能更有利于改变与提高生产线的质量、效率、效益等。
再次,生产线必须要向服务靠近。例如企业的生产线要向厂外的协作单位的服务靠近。再如企业的生产线要向其它制造商或消费者提供服务,向社会提供制造机器服务等。生产线向服务靠近的主要做法就是:生产线中部分人员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服务项目或服务业务。或者生产线为协作生产单位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以指导协作单位的零配件生产,保证协作件与本企业的产品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协调一致,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线的协调有效运行。生产线向服务靠近还有一种有效做法就是产品零配件生产的分包。分包后由生产线人员直接向分包商提供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