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重组”及其必然性

在国内,有些学者把“公司重组”译为“公司再造”、“重新构造企业”、“企业再造”、“公司再造”、“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构”或“企业重组”等。那么,“公司重组”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掀起“公司重组” 热?

  • “公司重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美国公司在世界上失去领导地位,不是因为他们目前做的不好,反而是因为比原来做的更好,但效率、效益方面仍然不尽人意。于是,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和实业界都纷纷进行研究和探讨,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然而, 这些方法仍无法解决企业的灵活性、应变性、创新性等问题。后来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发现所有这些方法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的“企业重组”理论便应运而生。当然这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鉴于主要介绍理论本身,对这一过程不再赘述。

  • “危机不可避免”——公司重组的客观必然性。

    “公司所得到的与所想得到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到底是为什

么呢?根据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机构是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以泰罗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其实质是强调工作细化与等级制度。而这种规则,随着工作数量的增加,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复杂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两大代价,其一,公司管理越来越困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数越来越多,机构臃肿,而且部门分离会造成官僚主义、本位主义, 相互扯皮现象,当然,相应的管理费用也会增加。其二,相互独立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他们用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必然会导致信息及其反馈出现失真现象,由此必然造成决策缓慢和失误、决策迟缓。因而,适应性、灵活性、创新性差。尤其是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顾客、竞争、变革等因素与亚当·斯密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顾客”而言,由原来的处于非支配地位变为从而处于支配地位的“上帝”,由原来的无选择余地变成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就“竞争”而言,由原来的单一的、简单的竞争变成了竞争更加复杂、激烈,竞争对手更多,竞争策略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

就“变革”而言,在过去规模增长、供不应求条件下,变革虽有,但相对较小,而现在“顾客与竞争时时在变,变革本身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而,在这个顾客、竞争、变革需要灵活多样与快速反应的世界中,传统的“规划·,已经过时,按传统规划组建的公司必然“危机不可避免”。虽然过去曾出现象“零基预算”。“质量环”。“结构重整”、“内部创新”等现代管理的新方法,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一个过程中的人们向内面对着部门,向外面对着老板,却从未面对着顾客,专业化分工与不连贯的过程扼杀了创新性与变革,另一方面出现了与亚当·斯密的理论刚好相反的现象——严重的规模不经济性及由此导致的官僚。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这些方法一方面仅是企业管理的“果”而不是其“因”,另一方面, 未从根本上即整个业务流程上解决问题。因此,“公司重组”的核心思想是: “在当今时代,按照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来组织工作对企业来说已不再是必须的,在这个顾客、竞争和变革为主导的世界中,任务导向型工作已经过时,相反必须从整个业务流程来组织工作,形成过程主导型的工作方式。”因而,必须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 “重组——变化之路”。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公司重组”的简短定义:“一切从头开始”,即“对公司的(业务)流程的最根本的重新思考和最彻底的重新设计, 以在产品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目前的操作方式的标准上获得显著的提高”。在这一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词:根本的、彻底地、(业务)流程、显著的。“公司重组”的实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公司重组的对象是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是其核心内容。其二,重组的目标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而是进行根本性转变或变革。第三,重组必须抛弃原有的陈规旧节,既然传统的规则已经过时,就不能按传统的规则进行重组, 否则重组后仍无任何意义。第四,要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公司重组的一个基本工具,公司突破陈规旧俗、创造出新模式的动力或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它同时也可以改变公司的根本动作方式,公司重组的基本形式是以项目小组代替原有的职能部门,从而简化业务环节,缩短业务流程。

最后,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公司重组”,应知道“什么不是公司重组”。首先,重组不同于业务改进(即小改小革)。其次,虽然重组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不同于自动化,自动化是与手工劳动相对应的,它仅是使得工作方法更有效。再次,重组不同于结构转换,结构转换仍属于小改小革、修修补补的范畴。最后重组也不同于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结构毕竟不同于程序结构,它仅是程序结构的一部分,所以虽然重组必然伴随着组织结构调整, 但二者毕竟是不同的。当然,重组也不同于软件重设,软件重设仅意味着用更现代化的技术重建纯粹的信息系统,它通常只是创造出更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来使那些失效的系统更加自动化。另外,重组也不同于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其它质量运动宣言。确实,质量运动和重组有许多共同的主题, 它们都认识到了程序的重要性,它们都着眼于满足顾客需要并以此作为出发点。然而,二者的基础根本不同。质量改进是在公司的现有组织框架中进行, 目标在于使现在已经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它具有“渐进性”。而重组则实现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