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竞争对于与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既是敌人,又是朋友。这是合作竞争观念的典型观点。企业谋求竞争优势,既是针对竞争对手,又依靠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的存在,尤其是”好”竞争对手的存在,有助于企业营造竞争优势。

  1. 吸收需求波动。市场需求一般会因为季节等原因发生周期性波动。如果存在竞争对手,则可以吸收需求波动,使本企业不受需求波动的冲击,维持均衡生产,稳定生产能力利用率。一般情况下,产业领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会随着市场需求的上升而下降,随着市场需求的下降而上升,主要是由竞争对手吸收需求波动所致。

  2. 为企业营造差异化优势提供参照系。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能够使客户在对比中培养对本企业的偏好,从而更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接受本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这应验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一古训。

  3. 为企业提供价格保护伞。如果竞争对于的成本比本企业高,竞争对手将按高于或略高于其成本的水平定价。在这一价格下,由于本企业具有成本优势,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4. 激励企业发展。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企业才不会掉以轻心;才不会垄断某一行业;才会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才会不断地进行创新。也就是说,竞争对手的存在,促使企业不断发展。比如施乐公司,

    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不断地推出新型复印机,不断地完善复印机的功能,不断地改善服务质量。

  5. 协助本企业进行市场开发。对于某些新兴行业,如果有竞争对手存在,

    可以分担市场开发成本,分担需求波动风险和技术突变风险,有利于技术和市场的成熟。一句话,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6. 有助于强化进入障碍。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使新进入者面临更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 竞争对手的当前处境,会降低新进入者的信心。比如在咖啡市场,

    雀巢咖啡和麦氏咖啡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近一段时期,宝洁公司推出厂一种称为福格斯的咖啡。这种咖啡虽然取得了有限增长,但市场占有率小得可怜。如果还有哪家公司想进入咖啡市场的话,宝洁公司福格斯咖啡的处境, 会让这家公司望咖啡市场而兴叹。

  2. 竞争对手占据了一些进入该行业的有利通道,使这些通道不能被潜在进入者所利用。例如在日本的叉车市场,丰田汽车公司占主导地位,小松叉车次之。由于小松叉车占据了小型叉车和蓄电池叉车这两个细分市场,使其他潜在进入者不能再利用这两个途径。

  3. 竞争对手的存在,使争夺销售渠道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进入者为了获得销售渠道,将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4. 竞争对手的存在,使该行业所必需的稀有资源供应极度紧张,新进入者很难获得这些资源。

●培育好竞争对手

所谓好竞争对于,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好竞争对手,一般处于市场的次好位置,有存活的机会,但没有大发展的可能。

  2. 好竞争对手,相对于本企业来讲,具有明显的劣势,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3. 好竞争对手,一般满足于自己的市场地位,愿意与本企业联合,共同开发市场,共同促进行业成长,共同抵制潜在竞争者进入。

  4. 好竞争对手,一般满足于当前的利润水平,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均衡,

    不愿承担过高的风险。

  5. 好竞争对手,一般不采取价格战,而更倾向干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根据以上一些特征,可以判断:在复印机行业,施乐公司占主导地位, 而柯达公司可称得上是好竞争者。因为柯达公司专攻大容量复印机这一细分市场;采取质量和服务竞争策略;满足于现有的利润水平;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等。

在 CT 扫描仪行业,通用电气公司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以色列的埃辛特公司称得上是好竞争者。埃辛特公司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一市场地位,并公开宣称:不打算超过通用电气公司。

一个企业,为了营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应该培育一个或几个好竞争对手。例如,英特尔公司曾向 1BM 公司和康莫道尔公司颂发许可证,允许他们生产8088 微处理器。英特尔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好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选择四戒

一戒好坏不分。如果企业分不清哪个(些)竞争对手是好的,哪个(些) 是坏的,将导致企业战略上的失误。比如在特种橡胶制造行业,主导企业错把好竞争对手当成了攻击的对象,给潜在竞争者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吸引力的下降。

二戒置竞争对手于死地。企业从谋求长期竞争优势出发,把竞争对手赶上绝路,未必是明智之举。例如,在 70 年代未,博士伦公司采取大幅削价策略,大举向其竞争对手进攻,最终虽然赢得了市场份额,但却没有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因为,那些被打败的竞争对手,被一些大公司收购,而这些大公司的实力远远超过博士伦公司。换句话说,博士伦公司将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三戒进攻好竞争对手。与好竞争对手争斗最终将破坏已形成的产业均衡态势,结果是两败俱伤。

四戒追求过高的市场份额。行业领先者若追求过高的市场份额,必然损害好竞争对手的利益,这不利于领先企业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行业领先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取得了一定市场占有率之后,就应考虑向其他领域拓展,走

多角化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