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世界历史上你学到的一次规模空前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在哪一年?遭到较重打击的国家有哪几个?学生回答后,接着讲,这次危机使日本的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工人大量失业,阶级矛盾激化,

导致了日本的政治危机。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自身危机,转移日本人民视线, 加快了对外侵略,这时恰逢蒋介石正忙于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北顾,再加上欧美各国正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这就使日本有机可乘, 发动了侵华战争。

[二](一)30 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侵华(板书) 1.“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板书)

1931 年 9 月 18 日,蒋介石离南京去江西,督剿红军。就在这天深夜, 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大本营,进攻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武装进犯,东北军荷枪实弹,准备战斗, 然而接到的命令却是“绝对不抵抗”,士兵们只能持枪痛哭,于是不到半年, 东北三省沦亡。1932 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傀儡,建立了伪满洲国。就这样,中国东北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这时的侵华日军的兵力远远小于我东北军,可见,东北三省的断送无疑是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结果。

蒋介石也是中国人,他为什么不抵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5—16 页史料。分析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

答 A.蒋介石认为中国军队在装备训练上处于劣势的条件下进行抵抗, 结果必然是迅速亡国。所以,他主张放弃军事抵抗,依靠外交途径解决中日矛盾。B.国民政府公开的外交,是依赖国际联盟的公理裁决,迫使日本从东北撤兵,但得到的却是裁判者主张在东北实行“国际合作”,即:把中国东北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C.秘密外交是派遣特使赴日密谈, 以出卖东北,牺牲局部地区,换取日本停止侵略,不损害蒋介石集团的中国的统治地位。D.蒋介石认为对自己的统治地位威胁最大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阶级立场决定了他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以求得侵略者允许其政权的“苟延残喘”。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国联的对日本侵略的不制裁,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气焰,1932 年 1 月 28 日,日军突袭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2.“一·二八”事变和上海军民抗战(板书)

这次事变前,日本制造了借口,并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提出最后通牒, 上海市长吴铁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接受了日方的全部要求。但日本仍不满足,依然按原定计划进攻上涨闸北的中国驻军。调防上海不久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奋勇抵抗,多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使日军一时难以扩大侵略。十九路军的抵抗得到了上海人民的支持,可是国民政府却不支持上海军民抗战,日本一再增兵,而十九路军在武器弹药无补,各界捐款被扣的情况下,与几倍于己的日军苦战, 终因伤亡过重,后援无济,被迫撤退。而国民政府则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军可暂驻扎上海。这一协定签订要不久,蒋将十九路军开往福建剿共。一个月之后,他提出了国民党集团处理当时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板书) 1.“攘外必先安内”的实质(板书)

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人民怒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面对如此强大的民众压力,蒋

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意思是应把剿共以安内放在第一位, 其次才是抗日以攘外,二者是一前一后关系。实际上他认为日军是外部的皮肤病,共产党是“心腹之患”,后来他公开宣称在共产党红军未肃请前绝对不能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这样蒋介石就可以在“必先安内”的借口下,压制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继续推行对日妥办、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2.第四次反围剿中央苏区的失败(板书)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不久,蒋就迫不及待地在武汉成立了“剿匪总部”, 并亲任总司令,调集重兵对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其中以 50 万兵力,于 1933 年 2 月开始进攻中央苏区。

那时,在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居统治地位。错误的代表人物是王明,他在 1931 年中共中央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取得中共领导权,以他为首的党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剥夺了毛泽东对苏区党和军队的领导权,改做政府工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抵制了苏区中央局的错误命令,灵活运用前三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的战略转移(板书) 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全面推行(板书)

王明从 1931 年取得中央领导权以来,机械照搬苏联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推行了一套完全脱离中国客观实际的冒险主义指导方针,强令在国统区普遍组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武装暴动,致使国统区的共产党秘密组织全部暴露,遭到严重破坏。1933 年初,中共临时党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 被迫迁到江西瑞金。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中央苏区得以全面推行,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红军的战略转移(板书)

1933 年 10 月,蒋介石调集了一百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其中半数兵力用于围攻中央苏区。

出示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引导学生思索第五次反“围剿”虽然还是敌强我弱的形势,但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情况看,这次还不是最严重的,前四次反围剿都能取胜,这一次的反围剿结果如何呢?

这一次敌人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碉堡推行政策,逐步紧缩包围圈,以图聚歼红军主力。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命令红军全面出击,攻打敌人坚固的阵地,结果屡战不胜。当敌人向根据地推进后,博古、李德又实行消极防御,主张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御,尽管红军浴血奋战,每个防御点仍被敌人击破,红军陷于被动局面,中央苏区一天天缩小。1934 年 10 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3.红军长征的严重损失(板书)

长征开始后,由于“左”倾的继续干扰,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中央红军八万人,在冲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后,仅剩三万余人。红军原准备向湘西挺进,但蒋在此已布下重兵,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建议红军改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赞同,这样红军强渡乌江,攻占了遵义。在此召开了遵义会议。

  1. 遵义会议(板书)
  1. 背景(板书):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正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这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和不满,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结束错误,这成为红军彻底摆脱长征初期被动局面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遵义会议召开了。

  2. 内容(板书):会议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总负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代表中央全权指挥军事。

  1. 意义(板书):和学生一起看课本第 19 页总结的历史意义,然后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一个问题答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后, 当时毛泽东虽未负全责,但党的领导实质是思想路线、指导方针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也就是从思想上确定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承担长征途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军事任务领导工作,负责指挥全军行动,这也说明,全党信服毛泽东,把当时关系到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指挥大权托付给他,从而确定了他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第二个问题答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以前,中国共产党一直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其中很多是有益的帮助,但后来也有不切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情况错误。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话的错误倾向,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形成了统一的、正确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以团结全党和红军,表明我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承担起领导中国的重任。

  1. 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板书)

遵义会议的精神传到部队以后,中央红军全军振奋,在毛泽东的指挥下, 红军灵活性增强,战斗力提高,(指图讲)四流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越冰封雪盖的岷山,穿过沼泽泥潭的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 1935 年 10 月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第二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二,长征是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第三,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因为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

[三]课堂小结

(重点总结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1.30 年代初,日本为什么要大举侵华?侵华的结果如何?

  1. 红军为什么要战略转移?结果如何?

  2.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推行了怎样的政策?不抵抗的原因是什么?

  3. 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