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从教学程序的组织安排上保证教学机制的 高速运转
改革课堂结构的目标是:取消低效环节,强化时间观念,缩短信息反馈周期。
取消低效环节,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教起来轻松自然,学生学起来紧张有趣。课的开始,不要过多地去让一些学生背诵前一节课的问题和纠正作业。这样会使部分学生心理紧张。要以简短的语言, 尽快地接触新课,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就振作起来精神,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活动中去。课尾除布置适量的作业外,还要进行书面和口头检查、讲评。这样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都能在课堂内完成,为顺利地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还要取消一些低效的环节和做法,如先叫部分学生背或在黑板上做,再进行讲评,然后才接触新课题。这种做法就不是高效的。它有如下一些问题:一是让学生背时,下边会背的学生没事干,不会背的也装作会背的样子如无所谓的态度。如果让不会背的学生举手时,往往都不举手,这样反馈的信息就不真实。二是站起来后,有的背得很慢或不会背,仍然让他们站着,这样时间拉得很长,下面的学生却无所事事,不但造成了教学过程的拖沓,还影响教学时间的安排计划,造成后面教学工作的忙乱或拖堂现象。
加强时间观念,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了保证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节课的效能。课的类型就是课堂教学具体形式的种类。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在授课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对每节课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要有个大致估计。我是这样安排的:一是组织教学 1’—2’;二是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3’;三是讲授新知识 18’—20’;四是课堂小结 2’
—3’;五是巩固和提问 5’—10’;六是书面作业 3’—5’。各种活动要限时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当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书面作业也要在当堂内完成。这样就促使教师必须去深入钻研教材,锤炼语言,恰当划定每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准确掌握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能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信息反馈的全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同学,不能歧视差生。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面要广,要鼓励中下等学生回答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并相机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