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乌桓与鲜卑

乌桓、鲜卑是东胡部落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盟瓦解后,他们受制于匈奴。匈奴奴隶主强迫他们缴纳贡赋,负担兵役。乌桓人不堪忍受,时时起兵反抗。汉武帝时,因匈奴扰汉边,曾多次派兵北击。元狩二年(前 121 年)、四年霍去病两次北击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其远遁漠北,余众降服于汉。于是汉朝将乌桓迁于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怀来境)、渔阳(郡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右北平(郡治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镇南)、辽西(郡治在今辽宁义县西偏南古城子)、辽东(郡治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五郡塞外。利用乌桓对匈奴的仇怨,使之侦视和抵御匈奴。同时设置护乌桓校尉监领、防范乌桓,隔断他们与匈奴的联系。又坐视二者互相攻击,削弱双方实力。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利用乌桓北击匈奴,因措置失宜,激起乌桓人的不满,匈奴乘机诱使乌桓附己。

东汉初,乌桓与匈奴连兵袭扰汉边,“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 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①。

建武二十二年(46 年),匈奴贵族争权内讧,又值连年旱蝗,人畜饥疫, 乌桓人乘机出击,迫使匈奴北迁,漠南地空,从此乌桓人摆脱了匈奴人的控制。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汉,被安置在五原西部塞。与此同时,汉对乌桓也取优待、招抚政策,以币帛赂其首领。二十五年,汉光武帝刘秀封乌桓大人 81 人为侯、王、君长,令其招徕种人(即乌桓人), “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置护乌桓校尉,管理乌桓、鲜卑互市、赏赐、质子等事。从此,东自辽东属国(治今辽宁义县),西至朔方(治今内蒙古磴口市北),缘边诸郡皆有乌桓人居住。

汉献帝初年,蹋顿强盛,统一辽东属国和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在官渡之战中败亡的袁绍之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企图借助乌桓,卷土重来。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亲征乌桓,斩蹋顿,其余众内徙汉境,渐与汉人融合。

乌桓的渐次南下,南匈奴的内迁和北匈奴势力的衰落,使我国北方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鲜卑人的南下与西迁。

鲜卑人起源于大兴安岭的中段与北段地区。1980 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大兴安岭东麓发现的鲜卑石室,为早期鲜卑人居住地之一,它为鲜卑起源于大兴安岭提供了可靠的证据。②

鲜卑与乌桓一样,是我国北方一古老民族。“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①。但由于它的发展较乌桓为晚,且居于乌桓之北,受其阻隔,与中原的联系也晚于乌桓。随着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形势的变化,鲜卑人有两次大规模的迁徙。汉武帝元狩年间(前 122—前 117 年),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乌桓人南迁近塞,居于鲜卑山的鲜卑人南下饶乐水流域,占有了乌桓故地,这就是后世的东部鲜卑。居于大鲜卑山(即石室所在的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人也随之

①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② 参见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 年第 2 期。

①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南迁大泽(呼伦、贝尔湖一带),这是鲜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 年),北匈奴国内连年饥蝗,单于兄弟争立。于是汉与南匈奴连兵,大败北匈奴,三年,北单于率领部分部众西迁,匈奴势力退出漠北。

建武二十五年(49 年)的乌桓入塞和永元(89—104 年)初北匈奴的西迁,给鲜卑人带来了第二次大迁徙的机会。东部鲜卑势力发展到塞外,留居在塞外的乌桓人则逐渐融入鲜卑。迁居大泽的鲜卑人走出大泽,经过九难八阻,到达蒙古草原的西北部。

东汉桓帝时(147—167 年),鲜卑首领檀石槐(?—181 年)建立了鲜卑人的部落联盟,此时鲜卑人势力强盛,“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 尽据匈奴地”②,又时时袭扰汉边,成为汉北面的劲敌。汉朝无力抵御,则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并许和亲。檀石槐拒而不受。又分联盟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领之,而自建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北三百余里弹汗山, 统辖三部。汉灵帝光和(178—183 年)中,檀石槐死,后裔争立,联盟瓦解。

檀石槐后裔步度根和中部大人之一的轲比能势力稍强,但终不能重组联盟,各部便分别归附于汉、魏,且时有叛降。

迁入草原西北的鲜卑人也加入了檀石槐联盟,联盟瓦解,又乘势南下。他们迁徙的路线长、时间久,所经多为匈奴故地。这种民族大迁徙必然导致不同民族的杂居、通婚以及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变化,于是在草原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族称。如胡(匈奴)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高车为养父、鲜卑为养子的乞弗氏等等。拓跋部始祖力微组建了新的部落联盟,加入这个联盟的除在漠北吸收的匈奴、高车、柔然各部落外,还有塞外的乌桓与东部鲜卑中的一些部落。此后,力微的后裔建立了北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