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澶渊之盟
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益津。二十一年,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攻入望都,俘宋副部署、殿前都虞侯、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二十二年九月,圣宗、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 下德清,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准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阵。辽将萧挞凛出营,误触宋军伏弩,重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王继忠乘间调停,主南北议和。他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于是,议和使者频繁往来。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经反复谈判,终于以宋方向辽提供助军银帛达成协议,从此双方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澶渊之盟规定: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
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既为兄弟,吉凶庆吊,生辰节日,便当互派使节,双方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澶渊之盟是在辽、宋都无力完成统一的情况下签定的和平协议,它使双方从互相对峙,转为和平往来,统治者得以巩固各自的统治地位,致力于境内的治理。人民也得以免受战乱之苦,有了从事生产的和平安定环境。此后 120 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
契丹人十分重视与宋朝的友好关系。澶渊之盟后,宋使首次入辽,“所过州县,刺史迎谒,命幕职、县令、父老送于马前,捧卮献酒。民庶以斗焚香迎引,家置盂勺浆水于门。令接伴使察从人中途所须即供应之。所至民无得鬻衾物受钱,违者全家处斩。行从刍秣之事,皆命人掌之”①。此后,对宋使也非常热情,每有宋使入辽,辽朝大臣必争相问慰,并一一询问前曾使辽诸人平安与否,令宋使十分感动,回宋后纷纷上言建议宋方也应依例热情对待辽使。辽圣宗恪守信誓,对宋“岁献方物,皆亲阅视,必使美好中意,守约甚坚,未尝稍启边衅”。
辽兴宗即位后,自视国力强盛,又欲广土扩地,再立新功。于是,在萧惠、刘六符等人的主持下,又欲谋取后周占领的二州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