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金朝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一 金初中原地区的残破
金朝在对黄河以北地区的武力征服中,杀掠现象严重,给中原地区带来极大破坏,以致“自京师至黄河数百里间,井邑萧然,无复烟燢,尸骸之属, 不可胜数”①。汴京被围期间,金将“放兵四掠,东至沂,西至濮、兖,南至陈、蔡,多被其害。陈、蔡二州虽不被害,属县焚烧略尽。淮泗之间荡然矣。京师之外,坟垅悉遭掘,出尸取棺为马槽,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京师以故数大疫,死者过半”②。加之宋朝溃兵,“所在焚劫,聚而为盗”,致使大河南北,败瓦颓垣,“荆榛千里”③。金军掠人为奴和强迫同化的作法,给河北、河东、山东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宗翰在河东以峻法治民,民于市中拾一钱,或于他人菜园中拔一葱,就被处死。为防宋朝奸细入境,禁民擅离本贯,曾下令各地于同一日“大索南人,及拘之于路”,凡无引者皆拘入官,或刺字立价出卖,或散养民间。时寿州拘得 68 人,误记为 680 人,宗翰不容陈诉,责令如所记数目交付,州官只好驱掠穷民孤旅充数。又“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生灵无辜被害者不可胜纪。时复布帛大贵,细民无力易之,坐困于家,无敢出焉”④。
挞懒在山东,下令追捕俘奴,郡邑骚动不安,“生民无辜立成星散,被害之甚不啻兵火,或各持梃聚集相保,蕃军苟至,遂或敌斗。由是所过捕戮, 积尸狼藉,州县囹圄为之一盈”。①
大批被掠为奴者以逃亡作为反抗手段。天会九年(1131 年),元帅府下令搜捕逃亡俘奴,凡收留逃奴者,家长处死,家产半没官,半充赏,并征四邻出赏钱 300 贯。村民多为诸军凌虐、捶掠。百姓不堪忍受,“往往相杀耕牛,自焚庐舍,相率上山,及三万余众”②。
频繁的战争和疯狂的掠夺,使黄河以北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破产逃亡,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城乡残破。残酷的镇压、掠人为奴和强迫同化政策,激起了中原人民的顽强抵抗。为了使金朝在新占领土的统治得以巩固, 并集中力量消灭南宋政权,金朝统治集团在入金的契丹、渤海、汉官的强烈要求下,逐渐改变了对汉地的统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