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边防戍守,役重民困
圣宗东征高丽,西降阻卜诸部,虽有拓土广地之功,却难免边防戍守之劳。圣宗后期,辽军驻守鸭渌江东,戍役之重已难于应付。萧韩家奴指出: “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①
至兴宗时,富户服役,多已贫困,“苟无上户,则以中户当之”,时日既久,民户贫困日甚一日,以至难于征到可为代役之家。东北边防状况如此, 西北戍守之役更重于别处,成为辽朝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兴宗曾以“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的原因询访于群臣。萧韩家奴以“如无西戍,虽遇凶年,困弊不至于此”为对,建议撤回西北、东北边镇戍军,缩小戍守范围;加强南部边防;同时希望统治集团“节盘游,简驿传”,“戒奢侈”,“轻徭省役,使民务农”,以发展生产。
②兴宗虽以他为“大儒”,日见亲信,却未能采纳他的意见。
当年屯田镇州的耶律唐古也指出:“自建可敦城以来,西蕃数为边患, 每烦远戍。岁月既久,国力耗竭。不若复守故疆,省罢戍役”③。
有识之士虽已认识到潜伏的危机,并提出了缓和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措施。而辽兴宗却沉醉于“南北无事”、内府储积尚丰的表面繁华景象之中,“拓落高旷,放荡不羁”,与佛、道教上层人物密切往来,甚至任他们以显官。萧耨斤被囚于庆州,群臣屡劝谏接回奉养,兴宗都不予理睬, 而听了僧人讲报恩经后,即遣使迎回。在他的影响下,崇佛之风日盛,契丹贵族舍子女为僧尼,舍金钱供奉寺院者日益增多。群臣求治之心日减。
政治上的无所作为,生活上的日益奢侈,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加剧,影响了辽朝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人民负担的加重,造成了农民和部落民的贫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渐趋激化,甚至爆发了人民的反抗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