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齐联合侵宋
① 《金史·刘豫传》。
① 《金史·刘豫传》,《大金国志·立齐国刘豫册文》。
金、宋在关陕地区的争夺 南宋一些将领认为河东、关陇一带,民性强悍, 勇武敢战,还有一些世代将门土著大姓,为兵源所在。而潼关以西,四塞为固,易守难攻,应该成为南宋复兴的根基。故南宋建立之初,主战派即主张或还都汴京,或迁往关陕。宋高宗虽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但对关陕的重要性也有所认识。
金朝统治者也把关、陕视为必争之地。天会六年(宋建炎二年,1128 年) 南伐时,河东诸将就指出:“陕西与西夏为邻,事重体大,兵不可罢。”① 于是,以娄室、蒲察、婆卢火等主持陕西军事,连破同、华等州和京兆、凤翔、延安诸府。七年二月,宋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
宗弼南伐之际,陕西州县相继叛金降宋,娄室等只能保守延州以北地区, 军事形势对金不利。为加强关陕一带的军事力量,天会八年,宗弼还军后, 与宗辅同至陕西,增强西线的兵力。而以挞懒安抚长江以北地区。在东线暂趋平静之际,金、宋加紧了在西线的争夺。
天会七年,南宋任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八年,张浚在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作军事部署,将秦川五路兵马粮草调集至陕西富平,准备在此与金兵决战。九月,亲往督战。宋兵虽多,却营垒不固。金军利用张浚骄纵轻敌的弱点,以娄室为左翼,宗弼为右翼,两军并进,以骑兵攻占宋营周围的乡寨,包围宋军。临时调集的宋军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顿时陷入混乱,张浚首先逃奔,诸路兵马也相继溃散。金军乘胜下泾、渭、原、环、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和凤翔、庆阳诸府,陕西五路皆为金军所据,并拨归齐国。从此,金与南宋在西线遂以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县)、岷(今甘肃岷县)、洮(今甘肃临潭县)为界,南宋据有军事要地凤翔的和尚原和陇州(今陕西陇县)的方山原。
富平之战后,南宋秦凤路都统制吴玠“收散卒保散关东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①。陕西百姓寄希望于他,常以粮草资助吴军,给金、齐在陕西的统治造成了威胁。于是,和尚原便成为金、宋必争之地。娄室死后, 杲(撒离喝)驻军陕西,再谋攻取和尚原。五月,遣没立自凤翔,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会战和尚原。吴玠击退先至的乌鲁折合,再遣将击没立, 使两军不得合,无功而还。
不久,宗弼会诸道兵 10 余万,造浮梁跨渭,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 夹涧与宋军战。十月,攻和尚原。吴玠选劲弩强弓,分番迭射,金军不得进。又以奇兵出金军侧,绝粮道,设伏于退兵之途。金兵为宋伏兵所败,宗弼中流矢,仅以身免。金以杲为陕西经略使。
天会十年(宋绍兴二年,1132 年),吴玠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弟吴玠驻兵和尚原。杲乘吴玠驻军河池(今陕西徽县南)之际,部署攻取和尚原。他分兵驻秦州,出熙河,切断宋军自陕南、熙河入援之路。自率军趋上津(今陕西白水县北),下金州(今陕西安康),入洋州(今陕西洋县),逼兴元。吴玠自河池星夜赴援,与杲大战于饶风岭(今陕西石泉县西),激战六昼夜, 死者如山积。金军自间道出关背,俯攻宋军。宋军败走三泉(今陕西宁强县北)。金军北归时,吴玠遣兵邀击于武休关(今陕西留坝),金军死者千余,
① 《金史·宗翰传》。
① 《宋史·吴玠传》。
弃辎重退去。此役金虽一胜,所得仍不及所失。
十一年,金将宗弼、杲与齐将刘夔以兵 10 万再攻仙人关(今陕西徽县南)。吴玠以和尚原去蜀远,饷馈不继,命璘弃和尚原退保仙人关,于杀金平筑垒防守。吴璘率军与金、齐军激战七昼夜,得与其兄军合。
金分兵两翼,合击吴玠营。“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璘以驻队矢迭射,矢下如雨,死者层积。”②宋军奋击,入金营,射韩常,中其左目, 又遣军扼其归路。
金、齐此役,意在入蜀。因吴氏兄弟固守仙人关而未能逞其志,遂放弃入蜀目标,专意经营陕西。
金、宋在河南的争夺 齐国建立,黄河以南又出现了一个汉人政权,金朝增了一个盟友,南宋多了一个对手。一些对南宋政权不满的将领或士人便投靠齐国,南宋在政治、军事上更加被动。北宋末年招募的一些义军首领如李成、孔彦舟、徐文等分别被授以安抚使、招讨使、统制等官,领兵抗金。南宋建立后,他们随宋高宗南迁,李成、孔彦舟等在镇压钟相、杨么起义兵败后,成为叛服不常、流移不定的所谓“流寇”。当金军对江南军事压力暂时减轻时,南宋开始整顿内部,这些流寇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李成、孔彦舟等相继降齐。而郦琼、徐文等也因与宋将有隙叛宋归齐。这些叛将成了代表金、齐与南宋争夺河南和淮水流域的武装势力。自齐国建立,宋军“无日不与之交锋”,并各有胜负。
天会十一年(宋绍兴三年,1133 年),宋将牛皋、李横、董先等克汝州、颍昌,与金、齐战于朱仙镇。但宋军轻进,后援不继,金、齐又相继夺回邓州、襄阳和郢州,并使李成防守,与川陕地区的金军相呼应。
吴玠、吴璘在川陕的胜利和河南、淮甸的小胜鼓舞了南宋官兵,宋朝在江南的统治也渡过了最初的混乱时期,秩序逐渐恢复,对金的战争也稍有起色。于是开始与齐争夺襄阳与唐、邓六郡。
十二年,宋以岳飞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付以收复襄阳府和唐、邓、随、郢、信阳军等六郡的重任。以韩世忠屯泗上为疑兵,刘光世出陈、蔡为声援,北伐金、齐。
五月,岳家军败齐知州荆超,攻占郢州。驻守襄阳的齐将李成弃城逃走, 襄阳、随州相继被攻陷。七月,岳家军又击败退守邓州的李成和金孛堇刘合, 占领邓、唐二州和信阳军。
岳家军在襄、邓的节节胜利,给刘豫造成了很大压力,于是他向金朝建议避开岳家军,自淮甸南下,于扬州、采石渡江取建康。金朝采纳了这一建议。九月,宗弼与齐太子刘麟统金、齐军渡淮南下,部署以骑兵自泗州(今安徽盱眙北)攻滁州,步兵自楚州(今安徽淮安)攻承州。宗弼屯于天长, 刘麟屯于盱眙军。
南宋命张俊镇守建康,韩世忠进驻扬州,刘光世守当涂,张浚节制诸路兵马以御金军。十月,韩世忠部将解元败金军于高邮,岳飞部将牛皋败金兵于庐州城下,淮西安抚使仇愈攻克寿春府。
金、齐这次联兵南下,进展并不顺利,加之阴雨连绵,粮饷不济,兵将疲敝,士气低落,据滁州仅 47 日,年底即退回。
天会十三年(宋绍兴五年,1135 年)正月,太宗吴乞买病死,熙宗即位。
② 《宋史·吴玠传》:“命诸将选劲弩强弓,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
在辽、宋降臣的影响下,金朝开始改变以武力征服为主的方针,逐渐向政治治理国家的方向过渡。南宋的军事形势也渐有转机,镇压了钟相、杨么的起义,在对金、齐的战争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于是金、齐、南宋之间的关系开始进入调整时期。
这一年,南宋知枢密院事张浚都督诸路兵马,也调整了对金的军事部署, 命韩世忠据承、楚以图维扬;刘光世屯合肥以招淮北;张俊练兵建康,进屯盱眙;岳飞屯襄阳以窥中原。这以后,南宋军事上颇有起色,刘光世复寿春县,岳飞克镇汝军、商州、虢州、西京长水县。
为了反击南宋的军事进攻,刘豫也在境内签乡军 20 万,九月,以刘麟、刘猊和孔彦舟分统诸军,在金军配合下,自涡口、寿春、光州三路南犯。十月,刘猊败于安丰、芍陂(安丰南)、定远。在庐州的刘麟得知刘猊兵败的消息后亦退军。十二月,韩世忠又败金人于淮阳军,齐军南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