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岳飞北伐与皇统议和
颍昌、郾城之战 当刘锜与金军战于顺昌之际,宋高宗下令驻守鄂州的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飞作好迎敌准备,并遣人支援顺昌。岳飞一方面遣将援刘,一方面派人渡河连结河北忠义民兵,令他们攻击山东、河北、河东的州县,配合南宋官军北伐行动,收复汴京,进军河朔。
六月中旬,岳家军主力开赴河南腹地。吴璘部将李师颜败敌于扶风,岳飞部将牛皋败敌于京西,孙显败敌于陈、蔡州界,韩世忠部将败敌于淮阳军, 南宋军事形势大有转机。
被刘锜击败的金将韩常退守颍昌,北上的岳家军就把颍昌作为第一个重点攻击目标。岳飞部将张宪在距颍昌四十里的地方击败金将韩常,乘胜追击, 克复颍昌。随后,又在城外击败宗弼、韩常军,巩固了颍昌胜利成果。
金军退守陈州。岳家军进驻颍昌,随即遣将与张宪会师,再袭陈州。双方在距陈州十五里的地方激战,金军失利后向州城撤退,待援军至,又同宋军战于城外。金军又败,陈州失陷。接着,郑州、洛阳也相继为岳家军攻占。
岳家军的胜利,构成了对金军的最大威胁。七月,岳飞驻军郾城,指挥部将进驻颍昌和分路袭击金军。宗弼乘郾城空虚之际,率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请将,选精兵 1.5 万人趋郾城,直捣岳家军大本营,岳飞使亲卫军和游奕马军迎战,利用顺昌之战的经验,以麻扎刀、提刀和大斧为武器,上砍敌人,下砍马足,勇战金军。自日中激战至日落,金军不能支,败退。宋军乘胜追袭二十多里,阵斩金军阿里朵孛堇,取得了郾城之战的胜利。
兵败郾城后,金军退驻临颍。岳飞部将杨再兴率兵巡逻时仓卒间与金军遭遇于临颍县境内小商桥,奋勇应战,以寡敌众,为金军所败。张宪军赶到, 与金军再战,双方各有很大伤亡。金军北撤途中,又被张宪等追袭,损失马匹、器甲无数。
此后,宗弼集结各路金军,集中兵力攻打颍昌。七月中旬,双方各投入兵力 3 万余人,大战于颍昌,列阵于西门外。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激烈,金
军损失惨重,宗弼之婿统军上将军夏金吾战死,被俘、被杀的大小首领计 73 人,军士死亡五百余,损失战马、器甲、旗鼓不可胜计,遭到与南宋战争以来少有的惨败。
在同南宋的战争中,金朝已投入了大量兵力,而宋军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岳家军一支。虽然双方都有很大伤亡,但宋军的总体实力显然在金军之上, 南宋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如果南宋君臣、军民一致奋起抗击,金军的处境将非常危险。宗弼一方面安排老小渡河北归,一方面集结诸路兵马重点袭击岳家军,并开始部署撤军。
皇统议和 金军在河南战场连连失利时,岳飞开始计划全面北伐,他向宋高宗奏请“令诸路之兵火速并进”①,收复中原,直捣幽燕。但朝廷却在利用岳飞军事上的胜利,加紧议和活动。他们把张俊的队伍从宿州、亳州撤走, 使岳家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为金军众矢之的,断送了岳家军英勇战斗换取来的大好形势。
在岳家军进则无援、退则不忍的情况下,宋高宗以金字牌令他“措置班师”,给他留下了“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的终生遗憾。
① 〔宋〕岳珂《金陀粹编》,四库全书本。
岳飞不得已班师后,宗弼也因天时向暑还军于汴。至秋,宗弼将攻击重点转向淮西张俊防线。皇统元年(宋绍兴十一年,1141 年)正月,宗弼、韩常渡过淝水,占领寿春府。二月,陷庐州。与张俊、刘锜、杨沂中激战于柘皋。
金军攻占寿春、庐州时,宋方在淮西只有少量兵力,于是,紧急调遣岳飞、韩世忠增援。张俊及其部将也先后入据和州、含山、全椒、巢县和昭关等地,金军则自和州退往柘皋。“柘皋皆平地,金人谓骑兵之利也。”以十余万兵两翼夹道而陈,待宋军至。宋将杨沂中、张俊、刘乣军陆续到达。杨沂中轻敌先进,失利。张俊部将王德麾军攻金右翼,射杀其首领一人,乘势奋击,金军败退。
北退的金军攻陷濠州,将重兵埋伏在濠州四郊,一面作出渡淮的姿态, 一面于淮水下游赤龙州伐木设置障碍,阻止韩世忠援救濠州。杨沂中至濠州城下,知城内空虚,令军士入城。金伏兵冲入,宋军大败。杨沂中、张俊、刘锜相继渡江,韩世忠也回军楚州。
金军这次南犯,一胜一负,得失相当。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没有收复故土的打算,诸将多不肯出力抗战,所以战与和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金朝的女真当权派手中。纵观金朝自天眷三年对南宋用兵以来的战场形势,金朝胜少败多,故自濠州得胜后,宗弼终于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南宋讲和了。
皇统元年八月,宗弼放回扣留的宋使,带信给南宋,指责其负恩启衅, 并以“已会诸道大军,水陆并进,师行之期,近在朝夕”相威胁,意在迫降。宋高宗立刻遣使向宗弼请和。
在宋朝请和使者频繁往来的同时,河南、陕西战场上,双方小规模的对抗仍在进行,并各有胜负。十月,宗弼回书,指责宋方言而无信。南宋又连忙遣魏良臣、王公亮使金,对有负割地深恩悔过谢罪,并表示“上令下从, 乃分之常,岂敢辄有指述,重蹈僭越之罪!专令良臣等听取钧诲,顾力可遵禀者,敢不罄竭以答再造”①。同时令使臣以奉岁币、割地等条件与都元帅面商。为表示请和之诚,还以谋反罪将抗战将领岳飞下狱。
十一月,金宗弼与宋第三书,许和。年底,宋杀岳飞。皇统二年(宋绍兴十二年,1142 年)二月,宋使何铸等使金,进誓表,宋称为“绍兴和议”。和议规定:
金、宋以淮水中流至大散关为界,水西的唐、邓二州属金。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之外并西南属光化军,归宋;
宋对金称臣,“世世子孙,永守臣节”。金帝生辰、正旦,宋需遣使祝贺;
宋每年向金贡纳银 25 万两、绢 25 万匹,自壬戌年(金皇统二年,宋绍兴十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纳。
于是,金遣左宣徽使刘筈使宋,册赵构为宋帝。从此,南宋“列于藩辅”, “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和议成。
皇统和议是金与南宋间的第一个停止军事对抗的协议。金朝利用宋高宗不敢与金对抗,甘愿偏安江南的心理,以军事威胁的手段,迫使其接受了苛刻的条件,换取了在战场上难以得到的实际利益。宋高宗也以其经济优势为后盾,得以统治淮南,稳坐江山,这正是赵构心向往之的结局。至此,他终
① 《三朝北盟会编》卷 206。
于借秦桧和宗弼之手付诸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