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组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改组派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它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陈公博发表的《今后的国民党》、《党的改组原则》以及《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
考察改组派的政治主张,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如果说中共和第三党偏重于从革命势力方面反思、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话,那么改组派偏重于从国民党立场上思考、分析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它认为:(1)中国革命能否成功,决定于三民主义能否真正实行。由于“本党的反动分子抛弃三民主义向反动势力妥协”① ,致使大革命失败;(2)由于有了 1924 年国民党的改组,“中国革命才有空前的发展, 国民党才获得革命的新生命”。(3)大革命时期,中共打着国民党的旗号, “做那马克思主张的那种共产的勾当”②,共产国际也“打击中国的国民革命国民党”,所以中共和共产国际应对大革命失败负有责任。
第二,改组派看到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分裂溃散的现实,他们探索中国国民党新出路的意向是十分急迫的。陈公博说:
“我们要走资本主义的路罢,依然受帝国主义的支配;我们要走非资本主义的路罢,然而抗不过帝国主义的压迫。徘徊瞻顾,各路不通。”“目前这个形势,就是这样混乱、糅杂、牵扯、纵横一个局面。”③革命已到了“最危险时期”,必须寻找新出路。
第三,改组派认为,中国“要继续反抗帝国主义和走非资本主义的路”, 打出了“恢复十三年改组精神、改组国民党”的旗号。但汪精卫、陈公博所谓的“十三年改组精神”,并不是孙中山以革命的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改组精神。汪精卫说:“本党改组之精神,在于认定三民主义为救国不二法门。欲求三民主义能实现于中国,则不能不使三民主义普及于民众。欲求三民主义普及于民众,则不能不使党员真能为主义而奋斗。欲求党员真能为主义而奋斗,则不能不巩固党之组织,森严党之纪律,使党员之行动,趋于一鹄。此实为改组之精神。”①这里根本看不到三大政策,而实际上其核心是要“严密党的组织,森严党的纪律”,通过“改组国民党”,提高党权,重新恢复汪精卫等人在党内的地位。所以它提出的“改组国民党”的许多具体主张如提高党权,反对个人独裁,反对帝国主义等,矛头直指蒋介石的军事独裁专制,虽反映了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本主义的要求,但更多的代表了
① 《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 2 辑第 6 册,中
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 3 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
② 陈宋梅:《本党的危险》,《革命评论》第 16 期。
③ 陈公博:《今后的国民党》,《革命评论》第 1 期,1928 年 7 月出版。
① 汪精卫:《一个根本观念》,《汪精卫文集》之四,上海光明书局 1929 年 11 月版,第 35 页。
汪精卫、陈公博等改组派上层以抬高“党权”来对付“军权”,使自己一派掌握政权的愿望。
第四,改组派的主张曾得到当时不满蒋介石独裁统治,又不愿跟中共继续革命的人们的支持,并掀起了较大的政治运动,但很快便失败了。其原因主要不在于理论本身(当然有许多问题),而在于他们的实际政治活动与其政治主张的背离。他们的主张曾获得人们的赞同和拥护,他们的活动却表现为国民党派系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对此,陈公博也有所表述:“同志会成立的时候,本注意于恢复十三年改组精神,和重新改组国民党,无如成立之后,即有军事行动,军事是不择手段的,初则和桂系合作,继则和冯、阎合作⋯⋯党的改组本为同志会主要目的,后则专谈方法,弃其目的,这也是失败的一种原因。”①
总之,改组派在国民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出路的着眼点是: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党应该怎么办?如何重新依靠国民党复兴中国革命?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改组国民党上,以此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继续革命的前提。事实说明:此路不通。
① 陈公博:《苦笑录》,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1 年版,第 18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