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学科的建立
中国现代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建立的。其起步,是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开始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相继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胡华著)、《新中国是怎样诞生的》(廖盖隆著)、
《现代中国革命史话》(叶蠖生著)等一批中共党史和革命史著作,迈开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最初步伐。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初,又相继有《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何干之主编)、《中国现代革命史》(何干之编著)、
《中国革命史讲义》(胡华编著)、《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缪楚黄编著)、
《中国共产党历史简编》(王实等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讨论稿、北京市高等学校党史讲义编写协作小组编著)等较有影响的革命史、党史著作出版。
随着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的进展,编纂和研究中国现代通史的任务被提了出来。1954 年 9 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等院校在有关系科开设中国现代史。1956 年 9 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 并于同年年底开始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着手编写中国现代史的教材。教育部的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开展。在此后的十年中,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出版了由李新、彭明、孙思白、蔡尚思、陈旭麓(起初还有王真) 主编,各地十所高校派人参加编写的四卷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这是第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通史。(2)在高校中成立了中国现代史资料委员会,搜集、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研究资料。全国政协在周恩来的倡议下,也成立了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始整理出版《文史资料选辑》。据粗略统计,1966 年前,出版有关现代史的资料 50 余种,《文史资料选辑》55 辑。(3)开始进行专题性的研究讨论。这突出地表现在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上。以 1959 年纪念五四运动 40 周年为契机,相继出版了 20
余种专著,发表了 50 余篇论文。就五四运动的性质、领导权等问题,还引发了中国现代史领域里的第一场学术争论。不过,从五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
前,由于资料缺乏,总的来说,中国现代史研究水平不高,无论从研究的范围,还是从研究内容来看,都囿于革命史或中共党史的框架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