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夺取人民革命的最后胜利,在解放区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并加强了经济建设工作,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起来。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新民主主义经济区域不断扩展,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1. 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土地改革的进行,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在经济上被消灭了,富农多余的土地被征收了, 但地主、富农也分得一份土地。土改中大都采取“中间不动两头扯平”的办法平分土地,有些地区中农占有土地数量稍多一些,有些地区贫雇农占有土地数量稍多一些,但各阶级占有土地的数量总的看相差不多。据陕甘宁陈东分区 25 个乡的调查,土改后人均占地数量,地主和旧式富农为 7.23 垧,新

式富农 8.2 垧,中农 7.25 垧,贫农 7.6 垧,雇农 9.77 垧。山东诸城县安家铁沟村,土改后原富农占地 3.23(市)亩,中农占地 3.31(市)亩,贫农占地 3.03(市)亩。土改后完全无房无地的农民绝迹,中农户由过去的 20

%增加到 70%至 80%左右,贫农户一般占 20%左右,多者也不超过 30%。据山西武乡县 6 个村的调查,中农户占 86%,人口占 88.7%,土地占 88.7

%。经过土改,削除了封建剥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1946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 62%,晋冀鲁豫太行区占 78

%。晋察冀边区 1948 年大部分地区完成土改,据冀中 18 个县的统计,建有

互助组 35000 个,到 1949 年发展到 75000 个。东北解放区的吉林省,1947 年底 85%以上的劳动力参加了互助组。互助合作组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如太行区,模范互助组 1946 年从 1944 年的 25%增加到 58%,落后互助组则从 47%降到 14%。有些地区还出现类似农业合作社的组织,长期合作生产, 实行分红制,土地、耕畜、劳力等参加分红。

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如解放较早的东北解放区,耕地面积 1947 年扩大了 800 万垧,1948 年又扩大

了 78 万垧;粮食产量 1947 年 600 万吨,1949 年增加到 1400 万吨。①

  1. 工商业的发展。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已拥有一些中等城市和工矿区。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之后,解放区迅速扩大,许多工商业大城市获得了解放。共产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三大经济纲领,积极进行城市建设工作,努力恢复和发展城市工商业。

解放区政府对辖区内原来属于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商店及其他企业,进行了有准备有步骤的没收工作。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有秩序地组织接管。到 1949 年底,人民政府共没

收接管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企业 2858 家。与此同时,共产党废除了过去的一切卖国条约,统制对外贸易,改革了海关制度。对外商在华企业没有实行没收(日伪和德意法西斯国家在华企业一律没收),允许其在服从人民政府法令的条件下继续经营,但特权被废除后,它们再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经营空间也相对缩小,难以为继,纷纷歇业或转售,抵押给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和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经济基础,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建立了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1949 年,全国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占全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 80.7%。

由于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是有准备、有步骤、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的, 人民政府接管之后又对企业进行了初步改革,并采取一些恢复生产的措施, 因此,这些企业的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如天津市,解放时人民政府接收工厂 69 个,资金和原料都严重缺乏,经人民政府多方努力,仅半个月便先后复工生产。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产品产量,1949 年比解放前增加几倍,以解放前最高月产量为 100,1949 年 11 月, 钢锭产量为 404.6,锰铁为 703.5,印刷品为 590,布为 265.2,再制盐为 373。中纺公司次布率由 8.48%降低到 4.87%,每件纱用棉量由 207.5 公斤减至200 公斤。在交通方面,到 1949 年 6 月底,解放区内修复通车的铁路达 5446 公里。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三大经济纲领之一。解放区除军火工业、货币金融

① 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59 页。

等一些事业由政府专营外,其余事业允许私人经营,鼓励扶助私人工商业发展生产。在价格、税收政策方面,照顾私营厂商利益。在工资政策方面,贯彻“劳资两利”的原则。政府大力修复铁路、公路、水运,恢复交通运输, 保护商旅安全。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解放区扩大且连成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赶跑了,封建制度被废除了,并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步形成。农民翻身解放分得土地,购买力增加。所有这些条件和因素,都为民族工商业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机遇。石家庄 1947 年 11 月解放时私

营工业和手工业 700 多家,私营商业 1500 多家,1948 年分别发展到 1700 多

家和 2100 多家。北京 1949 年工业开业户数比 1948 年增长 60%。天津解放后仅两个月,90%以上的私营工厂开工生产,1949 年底私营工厂、作坊达11600 余家,职工 79882 人,比刚解放时分别增加 29%和 19%。哈尔滨 1948

年 2 月登记的 12092 家工业企业中,一年中盈利者占 62%,收支持平者占 30

%,亏损者只占 7.5%;登记的 9276 家商业企业中,盈利者占 74%,收支持平者占 19%,亏损者占 7%。

同时,解放区政府通过控制原料、商品货源和市场以及利用行政管理等手段,限制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不利或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经营活动。如压低商业利润,提高工业利润;减少迷信品、奢侈品的生产;取缔烟馆业等。还依靠国营工商业,利用经济手段,打击投机活动,稳定市场。

  1. 财政金融的统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财政仍然遵循“发展生产, 保障供给,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生产和节约并重等项原则”①。农业税占解放区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老解放区相继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大体上已经平分,华北、西北等解放区把农业统一累进税制改为“比例税制”,按标准亩数(如华北人民政府规定年产量 10 市斗为一标准亩)征收定量农业税。同时保留了统一累进税制规定的诸如按常年产量计税、实行一定的免征点和各种优待减免办法等。此外,还征收各种工商业税, 如出入口货物税、酒税、烟草税、交易税、工商业营业税及所得税等。但这类税收所占比重较小,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一般只占总收入的 1%至 5%,山东、苏皖、华南等解放区则稍高一些。随着大城市的解放,工商业税收有较大增长,但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仍不高。例如晋察冀解放区,1948 年工商业税占总收入的 10%左右。

财政支出仍然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合理,用之得当” 的原则,大部分用于革命事业的急需。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特别是 1947

年战略反攻之后,解放军发展到 200 多万,而且对一切不抵抗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又急待恢复交通和重要生产事业,因此财政支出大增。新解放区因生产遭到破坏,能够征收上来的税收有限。为了克服财政困难,解放区民主政府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不得不增加老解放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176 页。

区的税收。 1947 至 1948 年,老解放区农民负担一般占粮食产量的 15%至22%,1949 年稍有降低,仍占 17%至 18%。老解放区人民对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融方面,老解放区大都建有银行,有些新解放区也建立了银行。解放区银行发行货币,1946 年后把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作为外汇来管理,吸收一些法币到国统区采购物资,禁止法币在解放区市场上流通。1947 年下半年开始,战争引向国统区,法币膨胀日甚,解放区对法币实行少吸收、多推出的政策。1948 年 8 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银行停收法币和金圆券。通过货币斗争,解放区货币币值提高。冀中地区,1948 年 1 月上旬晋察冀边币与法币比值为 1∶5.1,到 8 月下旬增至 1∶775。8 月晋察冀边币和金圆券比值为 1∶25,到 11 月变为 1∶30。解放区市场摆脱了法币和金圆券的影响。由于解放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激增,解放区财政收支难以平衡,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通货膨胀在所难免。但是解放区银行始终慎重控制货币发行总量,解放区掌握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匹等用以平抑物价,因此解放区物价大体平稳,波动不大。如西北解放区,1948 年物价上涨一倍,同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安,物价上涨了 1400 多倍。

解放区长期以来处于分割状态,财政金融一直是分散经营的。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区逐渐连成大片,使解放区财政金融的统一既有了可能又有了必要。几大解放区先后召开财经会议,首先统一各区内的财经工作。1946 年,晋察冀、晋绥、山东的渤海区、晋冀鲁豫的银行实行通汇。1947 年春,晋察冀边币与冀南币、山东北海币建立汇兑关系和兑换所。1948 年, 各大解放区内的货币按固定比价混合流通。在东北解放区,停止发行冀热辽边区长城银行长城币和旅大地区关东银行关东币,以东北银行东北币为主币,三种货币混合流通,并逐渐收回长城币和关东币。在华北解放区,晋察冀边币和冀南币混合流通,晋察冀边币停止发行,以冀南币为主币。在华东解放区,停止发行苏皖边区华中银行华中币,统一流通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北海币。在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币,以晋绥边西北农民银行西北农民币为主币。在中原解放区,统一流通中州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州币。1948 年 12 月,各解放区联合财经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货币。除东北银行和中州银行暂时保留下来外,华北、西北、华东各解放区银行一律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原华北银行为人民银行总行,发行人民币。1949 年 3 月中州农民银行改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原区行,停发中州币,人民银行回收各解放区发行的旧币,到新中国成立时,旧币已经不多,形成了人民币的统一市场。

与此同时,解放区积极开展城市金融业务,其方针是:稳定物价,严格管理金融市场,支持工商业的恢复发展;加强对私营银钱业的管理,对其业务活动给予一定限制;禁止外币流通,加强外汇管理。旧中国外国银行在中国享有货币发行权,随着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金圆券信用扫地,美钞、港

币等外币在中国城市不仅成了实际上的主币,而且成了人们抢购的对象。人民解放军每解放一个城市,立即取消外国银行货币发行权,禁止外币在市场上流通。对外汇进行统一管理。

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到 1949 年 9 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产生发展历程, 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伴随的,它的产生、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这种经济形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之路。这一经济形态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能够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的积极因素,注意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这是它能够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而在全国范围确立起来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