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的民族资本

抗日战争时期,约有 600 家民族资本工厂历经千辛万苦迁往大后方。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部分民营工厂,第一次迁徙到武汉,武汉垂危时,又第二次迁徙到四川、湖南、广西、陕西等大后方。1944 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湘桂工厂又紧急迁往贵州。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次壮举,内迁的工厂数虽不多,但对于工业基础极其贫乏的大后方来说,这 600 家民营工厂、10 余万吨的机器设备和万余名熟练技工,立即成为大后方发展工业的骨干力量。如范旭东、侯德榜组织入川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不下 200 人,在四川建立了化工和科研基地, 发明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基本上解除了洋货和外商厂的压力,各地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又向大后方集中,同时人口和军需的增加,都迅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民营工业因此得到了蓬勃发展,对抗战和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改进了生产力的布局,对西南、西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将 1937—1944 年大后方民营工业的情况,按年份、地区、行业分别列表如下:①

  1. 按设立年份分类

金额单位:百万元

① 下表转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 3 卷,第 537—538 页。表列工厂系有工人 30 人以上,或使用动

力,或资本在 1 万元以上者,故小型厂以至一些工场手工业亦包括在内。

厂 数

资 本 额

折战前币值

平均每厂资本

(万元)

1936 年以前 270

91.3

91.3

33.8

1937

60

21.9

21.3

35.5

1938

182

91.4

69.7

38.3

1939

346

118.2

53.7

15.5

1940

496

155.6

30.3

6.1

1941

738

280.8

21.7

2.9

1942

1077

331.7

8.5

0.8

1943

977

1149.3

9.2

0.9

1944

533

809.8

1.9

0.4

年份不明

85

75.3

8.4

9.9
合 计 4764

3125.3

316.1*

  1. 按设厂地区分类

厂 数

资 本 额

折战前币值

工 人 数

重 庆

1461

819.4

101.0

64701

四 川

813

858.6

93.7

52146

贵 州

183

100.1

6.0

6314

云 南

142

246.6

21.5

9277

广 西

343

202.2

12.7

13613

湖 南

870

415.4

23.7

48400

陕 西

325

217.6

28.7

23112

其 他

627

265.4

28.8

37034

合 计

4764

3125.3

316.1

254597

  1. 按经营行业分类

厂 数

资 本 额

折战前币值

工 人 数

冶 炼

136

136.2

18.1

19263

机 器

965

418.7

32.4

33425

五 金

326

110.1

11.9

11178

电 器

104

100.3

16.3

3563

化 学

1353

1112.7

110.8

64530

纺 织

880

560.1

58.9

79877

服 饰 品

173

61.9

5.2

11964

饮 食 品

588

427.4

31.1

17254

印刷文具

144

79.9

16.2

9004

杂项工业

95

118.0

15.2

4539

合 计

4764

3125.3

316.1

254597

*因进位关系与分年数之和有 0.1 差额。

从上列各表可总结出以下几点:(1)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法币贬值, 必须把每年的资本额折成战前币值才能作比较。从折战前币值栏中可以看出,投资最多的是 1938 年和 1939 年。从 1940 年起,投资逐年减少。迄 1944

年,合计设厂 4764 个,资本额折战前币值 3.161 亿元。(2)从设厂数来看,

1939 年起大增,但资本额从 1939 年后反而缩小,说明设厂规模日益小型化。

1942 年以后开设的厂,平均资本已不到战前币值 1 万元了。1944 年,后方

工厂雇工不到 30 人的占 41.5%,不到 50 人的占 17.8%, 500 人以上的仅占 2.8%①。后方设厂规模的小型化,主要是适应战局不稳、器材缺乏、需求变动等战时环境。后方许多工业几乎是从无到有,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迅速投产,适应战时需要,并随时调整,小型厂有它的优越性, 并且是工业起始阶段的必然现象。(3)从后方民营工业设厂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南、广西、陕西、云南、贵州等地,投资的 60%以上集中在重庆和四川的川中、川东、广元一带。战时工业生产力的重新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它改变了战前以东南沿海口岸和外国租界为基地的布局,在广元、昆明、桂林、衡阳、宝鸡、兰州等地形成了新的工业区,并依地方特点, 各有偏重。但是随着 1942 年以后民营工业的衰落,尤其是抗战胜利后政府复员政策之不当,这些新工业区也大多衰落了。(4)战时后方民营工业的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民营重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冶炼、机器、五金、电器、化学 5 项即占资本总额的 60%。这些产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一是战时军事上的需要,二是在新厂纷设阶段,需要大量的建材和机器设备,战前依靠进口,因战争阻塞了进口,只能自力更生求之于国产,从而刺激了后方

① 宫韵史:《1937—1945 年国民党统治区工人阶级的状况》,《历史研究》1960 年第 3 期。

重工业的发展。

上述材料不包括采矿业。后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营矿业也有发展, 特别是民营小煤矿。民营矿业投资无系统统计。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估计,1944 年民营工矿业资本折战前币值共 3.58 亿元,与官僚资本为52%与 48%之比。此数包括民营工矿业中的官股。

战时后方工矿业有迅速的发展。据对煤、生铁、钢、有色金属、石油及其制品、电力、酒精、代用油、酸、碱、水泥、机电、棉纱、棉布、面粉、火柴、纸等 17 项产品产量和产值(按 1933 年不变价格估计)统计,1938 年

产值 10931 万元,1939 年 12694 万元,1940 年 15796 万元,1941 年 20957 万元,1942 年 23330 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1943 年 22317 万元,1944 年20117 万元,1945 年 18205 万元,呈逐年下降趋势。内民营 1938 年产值 8617 万元,占全部产值的 78.8%,1939 年 9706 万元,占 76.5%,1940 年 11425 万元,占 72.3%,1941 年 13432 万元,占 64.1%,1942 年 13294 万元,占57%,1943 年 11265 万元,占 50.5%,1944 年 9308 万元,占 46.3%,1945 年 8820 万元,占 48.4%。可见民营工矿业的产值从 1942 年即呈下降趋势, 而民营工矿业所占的比重也一直是逐年下降的。这说明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和对民族资本的排挤。这 17 项工矿产品的产量和产值的详细数字见下表:

抗战后方主要工矿产品产量和产值估计①

(1938—1945)

产值按 1933 年不变价格估计

① 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 3 卷,第 542—545 页。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产量(万吨)

470 550 570 600 631 662 550 524

产值(万元)

2350 2750 2850 3000 3157 3309 2751 2619
内民营(万元) 1998 2530 2582 2531 2568 2523 2063 1964

生铁

产量(吨)

52900 62730

45000

63637

96000 70000 40134 48495

产值(万元)

270 320 229 325 490 357 205 247
内民营(万元) 254 295 203 275 364 175 90 87

产量(吨)

9600 1200 1500 2011 3000 6800 13361 18234

产值(万元)

9 12 15 20 30 68 134 182
内民营(万元) 7 8 9 9 6 6 11 7

有色金属

产量(吨)

40392 38903

39109

39437

31944 17741 10730 4347

产值(万元)

4576 4289 4940 4845 4149 2879 1515 723
内民营(万元) 3038 2535 2720 2386 1861 978 363 31

石油及其制品

(无民营)

产量(石油吨) 75 559 1662

12984

60888 67035 75723 72336

产值(万元)

1 11 40 233 1128 1316 1630 1563

电力

产量(万度)

7362 9149

11193

12730

13685 14644 15422 19670

产值(万元)

736 915 1119 1273 1369 1464 1542 1967
内民营(万元) 696 819 1008 1098 1123 912 1021 1261

酒精

产量(万加仑) 30 81 459 616 935 1072 1073 1622

产值(万元)

73 195 1102 1478 2245 2572 2575 3893
内民营(万元) 55 125 771 1079 1401 1414 1468 2258

(续表)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代用油

产量(万加仑) 4 46 111 201 366 180 372

产值(万元)

2 18 43 78 142 70 145
内民营(万元) 1 8 28 44 65 31 58

产量(吨)

272 198 595 685 1006 1007 1193 600

产值(万元)

4 3 9 11 16 16 18 7
内民营(万元) 4 3 9 10 14 14 15 6

产量(吨)

520 940 1486 2079 2263 3251 6101 3342

产值(万元)

13 23 36 50 54 78 146 80
内民营(万元) 13 23 35 47 51 73 135 72

水泥

产量(吨)

21498 48794 50479 25429 39843 35088 40644 42230

产值(万元)

86 195 202 102 159 140 163 169
内民营(万元) 86 195 202 102 156 131 143 144

机器电器

产值(万元)

567 1418 2214 3531 4071 4176 3465 2891
内民营(万元) 472 995 1374 1841 1832 1830 1367 987

棉纱

产量(件)

24515 27451 29518 111500 114100 116681 145000 69200

产值(万元)

510 571 614 2319 2373 2427 3016 1439
内民营(万元) 383 371 338 1020 830 864 557 403

棉布

产量(万匹)

140 157 168 262 280 233 207 166

产值(万元)

1319 1479 1586 2470 2634 2199 1946 1567
内民营(万元) 1199 1301 1359 1853 1833 1398 1362 1050

面粉

产量(万袋)

151 193 324 451 488 413 288 206

产值(万元)

340 433 729 1015 1098 929 648 463
内民营(万元) 340 433 726 980 999 697 467 324

(续表)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火柴

产量(箱)

12000 12000 14000 19000 26000 24000 33000 22000

产值(万元)

60 60 70 95 130 120 165 110
内民营(万元) 57 57 66 79 113 100 132 84

产量(吨)

492 526 660 4200 4250 3580 3669 3990

产值(万元)

17 18 23 147 149 125 128 140
内民营(万元) 15 15 15 94 99 85 83 84

合计

产值(万元)

10931 12694 15796 20957 23330 22317 20117 18205
内民营(万元) 8617 9706 11425 13432 13294 11265 9308 8820

民营比重(%)

78.8 76.5 72.3 64.1 57.0 50.5 46.3 48.4

战时后方工业确有发展,但其发展规模有不同的测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认为:“总的看来,后方工业的规模约仅合战前全国的 11%强,专就华人工业说约合 17%。”①对战时后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样有多种不同的估计,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测算,抗战头几年后方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20.9%,其中官营工业高达 44.3%,而民营工业只有 11.4%。但 1942 年以后的几年是负增长,后方工业平均年率负 7.9%,其中官营工业负 0.2%,而民营工业负 12.8%。民营工业即以抗战头几年的 11.4%的增长率而论,也是历史上较低的。战时民营工业的命运远不如战前二三十年代。尽管一时工厂内迁,投资踊跃,实际上 1938—1945 年民营工业平均年增长率只有 0.3%,而官营工业却是 22.1%,整个后方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 7.6

%。①

1942 年后,民营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三:(1)通货恶性膨胀。(2) 政府的统制政策,统制最早的有色金属钨、锑、锡,最早出现生产衰退。减产原因是政府压低收购价,以至不敷成本。1942 年开始盐、糖、烟、火柴专卖。1943 年 1 月开始实行限价,6 月并行议价。政府收购价、限价、议价过低,成为民营生产衰退的重要原因。(3)国家官僚垄断资本的侵夺。后方原属农业区,农民购买力极低,工业品市场有限。战时官营工业大发展,政府又推行统制政策,必然要挤掉民营工业。官营工业的大发展是在 1940 年之后,官营工业原占官私营总产值的 1/4 左右,1941 年占 36%,1943 年即增至 50%。酸、碱、水泥,原无官营,至 1943 年,官营已占产量的 7%— 13%。面粉、火柴历史上原无官营,到 1943 年,官营已占产量的 25%—27

①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 3 卷,第 546—547 页。

① 参见《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 3 卷,第 547—548 页。

%。棉纺织一向是民营最重要的行业,1938 年官营厂还只占纱布产值的 13.5

%,1943 年竟达 51.1%。国家官僚垄断资本的膨胀,注定了民族资本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