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 船
发端于洋务运动的中国近代造船业,其发展道路坎坷而曲折。洋务运动虽然以“自强”、“御侮”为标榜,但是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加上封建统治者的反动腐朽性,洋务派官僚的买办性,最终也没能达到“御侮”的目的, 更没能自强。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发展,既缺少近代科学技术作先导,又缺少近代工业作基础,因而无法达到先进的水平。有的造船企业逐步走向衰败, 有的即使取得一些进展,也只能是局部性的。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华北、上海等地大举进攻,沿海各省市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军旋即进占各地船厂。造船企业遭到严重破坏,即使能继续进行生产的,也被迫为日本侵略者所利用。兹针对不同的发展情况分述如下。
- 江南造船所及其所造万吨级远洋运输船。
1918 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持续进行,美国急需一批远洋运输船,乃
与我国签订了为美国承造“官府”(Mandarin)号等 4 艘万吨级远洋货船的
合同。尽管大战已于 1918 年末结束,但 4 艘船仍如期交货。这 4 艘船是全
遮蔽甲板型蒸汽机货船,总长 135 米,型宽 16.76 米,型深 11.57 米,指示
功率 3670 马力,安装的是该所制造的三缸蒸汽机。第一艘“官府”号于 1919
年 1 月开工,1920 年 6 月 3 日下水,1921 年 2 月 17 日交船后开往美国。《东方杂志》报道说:“江南造船所承造的一万吨汽船,除日本不计外,为远东从来所造最大之船⋯⋯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 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产业史上乃开一新纪元。”① 由之可见当时舆论界是何等欢欣!第二艘“天朝”(Gelestial) 号于 1920 年 8 月下水;第三艘“东方”(Oriental)号于 1921 年 3 月下水;
① 《东方杂志》第 16 卷,第 2 期。
第四艘“震旦”(Cathey)号于 1921 年 5 月下水。到 1922 年 4 艘万吨级货船全部交船完毕。②这批远洋货船的建造质量甚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仍在营运。诚然,当时造船所的总工程师是英国人毛根(R.B.Mauchan), 而有关器材也多是从国外购置的。
1925 年,江南造船所建成二号船坞,长 153 米。1930 年,海军部代部长陈绍宽兼任江南造船所所长,十分重视舰艇的更新和船厂的发展。1931 年建成护航舰“逸仙”号,总长 82.4 米,排水量 1545 吨,主机功率 4296 马
力,最高航速 19 节。装有 150 和 140 毫米大炮各 1 门,高射炮、机关炮等
10 余门。1931 年开工并于 1937 年建成巡洋舰“平海”号,长 109.8 米,宽
11.9 米,型深 6.7 米,吃水 4 米,排水量 2400 吨,双机共 7427 马力,航速25 节。装有 140 毫米双联炮塔 3 座,鱼雷发射管 4 具,80 毫米高射炮 6 门, 60 毫米炮 4 门。“平海”和“逸仙”是江南造船所建造的两艘最大的军舰, 代表了中国近代舰艇工业的最新水平。
1932 年又建三号船坞,1936 年扩建后坞长 197 米,宽 30.48 米,深 8 米,成为当时全国各船厂中最大的干船坞。与此同时,造船、轮机、铜工、木工、铸锻等车间及码头、仓库、动力设施都进行了扩建,由电力代替了原来的蒸汽动力,从而使生产能力大为提高。
自 1905 年局坞分立之后到 1937 年,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种船舰 716 艘,
总排水量 219047 吨。1922 至 1937 年,共修理各种舰船 3862 艘次。江南造船所从而成为我国生产能力最强、技术水平也较高的近代船舶工业的主要基地。①
1937 年 11 月,日军进驻江南造船所,旋即委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经管,
1938 年 1 月竟改称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日军还强征附近的民房及空地,扩大厂区面积。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还接管上海地区的所有外资船厂和许多民营船厂,组成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的浦东工场、杨树浦工场和淑浦工场。1938 至 1945 年 8 月,该所共建造大小船
舶 360 艘,修理船只约万余艘次。
1945 年 9 月,南京国民政府海军接收江南造船所。1945 年 9 月至 1949
年 5 月,新建大小船舶只有 34 艘,其中 30 米以上机动船仅 7 艘。这一段时
期共修理舰艇 616 艘次,总排水量 75 万吨,其中修理美国舰艇占一定比例。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对该所进行了破坏,造成重大损失。
- 福州船政局设立飞机制造工程处。
进入民国时期以后,福建船政局由于资金不足,造船业务受到极大限制,逐步走向困窘和衰落。1926 年,福州船政局改为海军马尾造船所,但一
② 参见刘大钧、曹海红:《我国第一批出口万吨轮,究竟在哪一年?》,《舰船知识》1985 年第 9 期,第
21 页。
① 《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18 页。
直未能向企业化方向转变,这当是与江南造船所的重要差别,也是福州船政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1918 年,北洋政府利用这里的技术条件,设立飞机制造工程处,由我国
早期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巴玉藻任主任。到 1931 年,共试造了 16 架水上飞机。
1931 年初,该处迁至江南造船所后,制造水上侦察机和教练机共 6 架。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处并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航空委员会。①福州船政局历史地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当为人们所始料未及者。
马尾造船所的舰船生产虽然不景气,但其教育事业仍坚持不懈,成绩卓著。福州船政局的前学堂后来改称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称福州海军学校。在 1917 年又成立海军飞潜学校,设有飞机制造、潜艇制造和机器制
造 3 个专业,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中坚。3.黄埔船厂与广南船厂。
黄埔船局 1916 年由广东实业厅接管,改称黄埔船厂。1931 年,黄埔船厂部分设备拆迁到海军广南造船所。
广南造船所的前身是航商谭毓秀、谭礼庭创建于 1914 年的广南船坞,
该船坞于 1923 年曾为海军建造过 1 艘运输舰和 4 艘船壳。1924 年秋为广州军政府收购后,改名为海军广南造船所,以修理海军舰艇为主。1931 年,又改称广南造船厂。1932 年建造“海维”号浅水炮舰 1 艘。后因经营不善于1936 年 7 月停工。1937 年将船坞租给商家修船。1940 年,日本侵略军利用该厂留存设备,制造浅水轮船。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原黄埔船厂,1946 年改称黄埔海军造船所。1949 年将 8500 吨水泥浮船坞和其他重要机具一并拖往台湾。①
- 大沽造船所。
1913 年,原大沽船坞划归海军部领导,改名为海军大沽造船所。在 1915
到 1925 年间,曾建造“安澜”、“静澜”、“河利”、“海达”等多艘船舶,还造有“靖海”、“镇海”、“海鹤”、“海燕”等军用炮舰。1919 年时职工达 1600 人。
北洋政府及随后期间,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海军大沽造船所 10 余年
间所长易人达 15 次之多,每次更迭,器材物资均遭劫夺。1929 年 2 月终因经费困难而停工。1930 年张学良易帜,奉军进驻平津,工厂复工。1935 年宋哲元主政华北,工厂以修造枪炮为主要产品,是时职工又达 1400 人。
1937 年日军入侵后将制枪炮的机具拆卸运走,利用所余设备招集职工复工,专事修造日军统制船只,归塘沽运输株式会社管理,1941 年又改称天津浮船株式会社。该厂之船坞、码头、场房、宿舍及仓库等,日人多未及时修理,致坍塌一半。时职工约 400 人。
① 参见《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第 18—19 页。
① 参见《广东省志·船舶工业志》,广东省船舶工业联合公司,1996 年 6 月,第 40—42 页。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南京政府海军部派人接管,竟将器材盗卖一
空。1946 年 5 月海军部又改派邱某接管,到 1946 年 10 月始复工,时职工约
350 人。1948 年解放前夕,经所长邱某督催技工,由军舰将各重要机床、工
具、材料等 1000 吨运往长山岛,另行建筑海军修船厂,还掳去各厂技工数十名。大沽造船所,至此损失殆尽。①
- 旅顺船坞及大连船渠。
自 1905 年即被日本占据的旅顺、大连两处厂坞,一直用来大量修造日军舰船。
大连船场于 1937 年改称大连船渠,先后经过 3 次扩建,已拥有 3 座 4000
吨级以下船台、5000 吨级和 8000 吨级船坞各 1 座,工人约 5000 人。1942
至 1945 年,建造 3000 吨、3850 吨、4500 吨和 8100 吨 4 种型号的军用运输
船 12 艘。1944 年,大连船渠的年造船能力为 17000 吨。旅顺船坞于 1936 年末重归日本海军要港司令部管辖,1937 年易名为日本海军工作部,1942 年又改为日本镇海海军工作部。该坞工场共有 13 个车间,除拥有万吨级和 1000
吨级大小船坞外,还有一座 3000 吨级船台。日军占领期间除修、造船外, 还制造过迫击炮弹。
根据 1945 年初美、英、苏三国《雅尔塔协定》及中苏两国政府有关协议,旅顺船坞及大连船渠由苏联接管。1945 年 8 月,苏军接管旅顺船坞后, 易名为苏联太平洋舰队海军一○二工厂,主要任务是修理苏联商船及其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可担任万吨级舰船的大修工作。1945 年 8 月,苏军接管大连船渠后,易名为大连船渠修船造船机械工厂,主要修理苏联商船。1951 年起, 中国正式收回大连船渠主权,1952 年改为中苏造船公司。①
- 海军青岛造船所。
东北易帜后,东北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于 1931 年兼任青岛市长,倡议
建立海军工厂和海军船坞。工厂的前身是 1898 年德国在青岛小港建立的水雷枪械修理厂,1927 年曾改建为海军铁工厂。
1931 年,由东北海军副总司令兼青岛市长沈鸿烈倡建,1932 年 12 月动工开挖船坞,1934 年竣工投产。船坞坚实,可容纳万吨级以下船舶入坞修理, 它是中国北方又一修造船基地。首次进坞修理的是“永翔”号军舰。次年, 政记公司的 7000 吨“花甲”号也曾进坞检修。1935 年,该厂又建 500 吨级
船台 1 座,水工设施也较为完善。
1937 年青岛陷落前,国民政府海军就将该厂的一部分设备拆运到四川万
县,余者就地毁坏。1937 年 12 月底,日军登陆青岛并占据该厂。1938 年 3 月,日本浦贺船渠株式会社将青岛海军工厂在内的四处船厂兼并,改名为青岛工厂。主要业务是修理商船和军舰,也建造过一些挖泥船、破冰船及小型
① 参见《中国近代舰船工业史料集》,第 567—568 页。
① 《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第 22 页。
近海货船,后来还造过一些自杀艇。
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看,发端于洋务运动的近代造船技术,是中国人最早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对于发展中国的造船业不仅是必要条件, 而且是必经之路。事实上,它甚至已经超出造船业自身的范围,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导,而且在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发展中国近代科技教育事业方面也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