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 运 业

这时期的铁路建设,除云南个碧石狭轨铁路向西修筑的 100 公里属商办铁路外,其他均属外资和官僚资本。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实际上只剩下航运了。

据统计,中国轮船 1921 年有船 2416 只、346332 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 102 只、189287 吨;1935 年 3895 只、675173 吨,其中千吨以上的轮船208 只、461812 吨,但缺 1936 年数字。这期间,官僚资本国营招商局处于

停滞状态,船只徘徊在 6.2—7.1 万吨,加上政府单位的公务船只,大约不

过 10 万吨,其余应属民族资本航运业了。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航运业的发展,无系统的统计资料。

虞洽卿创办的三北轮埠公司,到 1936 年已增资到 250 万元,有轮船 19

只,约 3.25 万吨。虞之子创办的宁兴轮船公司,到 1936 年也增资到 100 万

元,有轮船 3 只,约 6400 吨。虞洽卿收买英商的鸿安轮船公司,到 1936 年

增资到 200 万元,有轮船 8 只,约 8400 万吨。虞氏的三家轮船公司形成一个仅次于招商局的资本集团,连同小船、拖船共 65 只,9 万余吨。

这时期航运业发展最快的是卢作孚于 1926 年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创

办时资本 5 万元,仅 70 吨小轮一只,航行嘉陵江合川至重庆线。到 1929 年

资本增至 25 万元,有轮船 3 只,经营重庆至合川、涪陵、泸州短线。1930

年起,开始了卢作孚所称“统一川江”活动,至 1935 年共收买华商轮船 28

只,并在同外轮竞争中,共收买外国轮船 11 只,并迫使怡和、太古退出川

江,基本上垄断了川江航运。1935 年,民生共有轮船 40 只,总吨位 16884

吨,职工 2836 人,资本增至 120 万元。 1937 年,民生有轮船 46 只,1.8 万余吨,资本 350 万元,承担了长江上游 70%的运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