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学生学会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
察
在演示实验时,如果不加指导,有的学生常常出现无目的、无要求、无
方法,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或有强烈刺激的化学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对于已经观察到的现象,也往往不能完整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去思维和形成教学目的所要求的化学概念了。例如,在为形成化学变化这个概念所作的镁燃烧的演示实验中,如果学生无目的的观察,则常常只注意到镁燃烧放出的强光,而往往未注意到白色氧化镁的生成。没有观察到白色氧化镁的生成,也就无法分析得出教材上对化学变化所下的定义:“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所以,无目的的观察,是不利于形成化学概念的。教师应善于运用类似的实例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在观察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楚在实验中必须观察到哪些现象之后,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关的事物上,从而达到观察目的。
学生明确了观察必须要有目的性、计划性的意义后,并不等于就能独立地确定每一个实验所要观察的具体目的、任务和制订观察的计划。因此,还得具体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观察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是靠教师讲清观察的目的任务,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有利于具体培养学生如何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观察的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对学生要逐步提高要求,直到教会他们能独立地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目的,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制订出观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