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导学生学会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感知与思维总是密切地联系着的,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有积极的思维活动, 对化学现象的观察也不例外。
化学变化是比较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观察时,要一边观察,一边运用已学知识判断反应是否进行或进行的程度,并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它们属性的特点和异同,以形成清晰的感知,获得正确而全面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透过现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可靠的感性材料。例如,为了学习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可分别加热盛有下列物质的三支试管:在第一支试管中盛有氯酸钾, 在第二支试管中盛有二氧化锰,在第三支试管中盛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各物质的量为已知)。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火柴余烬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各试管中有无氧气放出,并对比其放出的速度。再检验第三支试管中, 反应后二氧化锰的量有没有发生改变。然后,分析、综合得出氯酸钾、二氧化锰的属性。这样,就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形成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提供了全面、正确的感性材料。
以上的判别、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观察中进行这一系列方式方法的思维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的积
极性,做到全面、精细、正确的观察,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经常引导和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去观察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使之善于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