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严格要求学生准确的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重在熟练,贵在规范化。因此,除采取反复多练的措施以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外,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各类化学实验的特点,发挥指导作用,开展实验考核,在严格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化上多下功夫。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一丝不苟地讲清仪器的性能和作用、操作的规程和原理、装配和使用的要领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示范。概括要领最好用简明、扼要、生动而又不失科学性的语言,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例如,有的教师概括手持试管的操作要领为:“三指握、二指拳、握住试管在上沿”。又如概括分子量的测定操作要领为:“四氯化碳要纯净,锡箔、棉线应‘节省’(少吸附水气),气化完全是关键,温度、压强需看清,小心冷却细‘称’、 ‘量’(量烧瓶的容积),烧瓶一定要‘干’、‘净’(指干燥)。”都是既简明,又形象,易于记忆和掌握的。

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并仔细观察。如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应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操作习惯。因为, 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操作习惯,就很难纠正了。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纠正办法。

学生发生错误操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不了解操作的原理,或由于操作比较复杂而顾此失彼,或由于思想上的忽视等。例如,学生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虽已知道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把导管从水里取出,而后移去酒精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但实际上仍常发生先移去酒精灯而后从水里取出导管的错误。分析学生当时的操作情况和心理状态,可能是:由于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第一个制取实验,操作训练和经验都很不够,实验时对氧气发生速度快估计不足,同时既要照顾加热,又要照顾氧气的收集, 操作比较复杂,甚至有的还用手举着酒精灯加热。因此,一当氧气收集完毕, 由于受氧气发生速度很快的强烈刺激,首先产生制止氧气发生的心理反应, 在慌乱中顺手就把酒精灯先移去了。教师在纠正这一错误时,应演示并进行正、误操作的对比,生动地给学生造成鲜明的印象;同时教育学生,面对复杂操作时,应妥善安装仪器,合理计划好操作程序,沉着地依次操作。又如高年级学生在实验中,常有徒手拿取固体药品,或用手拿着试管加热等错误操作,这都反映出学生有忽视基本操作规范化的倾向。教师在纠正这类错误时,必须严格要求,反复强调养成规范化操作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做好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在扭转学生轻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的倾向,巩固化学实验技能和形成正确操作的良好习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考核的方法,既要有课内提问、观察了解,检查实验报告书等经常性的

考查方式,也应有学期或学年全面的实验考试。从技能具有动作特点出发, 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核应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测验,再辅以笔试或口试阐述实验方法、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