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要解决元素、化合物内容庞杂、烦琐这一问题,在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清主、次和突出重点。

(一)掌握好理论前教材和理论后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从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我国近年来中学化学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可

分为位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之前的“理论前教材”和位于其后的“理论后教材”。二者在教学上的处理各有其特点。

“理论前教材”包括初中和高中的一部分。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几个重要元素(如初中的氢、氧、碳,高中的硫等)和重要元素族(如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等)的具体知识,并给出一个研究元素、化合物的系统。例如研究物理性质,主要从物质本身的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方面去考虑;研究化学性质,主要从物质与非金属、金属、氢、水、酸、碱等单质和化合物反应去考察。教学上要充分运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使具体物质的教学为导出以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创造条件; 充分运用归纳法和对比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对比各个元素的个性到综合归纳元素族的“共性”,对比同族各元素间及卤素、碱金属、氧族不同族元素间单质的颜色、状态、沸点、熔点、密度、溶解性、化学活泼性等,归纳揭示同族元素间性质的递变,不同族元素间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从而为讲授重要的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作好准备。

“理论后教材”主要包括高中的氮族、硅、镁、铝、过渡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等。在讲授这部分元素化合物教材时,应注意用前面讲授过的理论知识去阐述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掌握这部分教材的特点,一般是从一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来揭示元素族的通性开始,运用演绎法从通性到特性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特别是抓住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和周期律的关系, 把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并予以系统化。同时,通过更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也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认识,加深对它们的理解。由此可知,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理论知识二者在教学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和相得益彰的。

(二)突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存在、制法、用途的密切联系

认识一种物质,不外乎要了解这种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和制法。而一切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制取方法和用途都与它们的性质有关。例如,由于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性质稳定,因而在自然界能游离存在于大气中; 同时又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工业上就常利用这种性质以空气液化分离法制备氮气;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等等。因此,突出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中心,讲授存在、用途和制法,就可以加强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容易使学生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全面认识,从而不再感到是零碎、孤立和只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了。

教学时,从有利于这种联系出发所采用的教学顺序一般是:(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自然界的存在—制法。其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是制法的基础,故讲在制法之前。当学过物质结构知识后,对重点研究的物质,在讲性质之前先讲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然后引出性质。这种讲授顺序,并非是一成

不变的。例如,在讲授氢气时,由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简易,制取后又不易保存(容易逸散),所以,为了便于在制取后立即作为实物演示,配合性质的讲解,遂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提到氢气的性质之前讲授。对于一般的物质, 只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组成、特征和对生产、生活的意义,或简单介绍一、二要点即可。

(三)注意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有丰富的内容。教学时如抓住这些方面的联系,就更能把知识讲活。这样, 不但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还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

(四)依循知识的内在联系,狠抓典型,突出重点,注意触类旁通

虽然元素、化合物种类繁多,但只要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运用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就可使学生体会到认识物质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按照大纲中指出的“讲述典型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注意触类旁通” 进行教学,这样,避免对各元素、化合物平均使用力量和千篇一律的泛讲, 学生就不致感到多而杂和枯燥乏味了。例如,讲卤族元素时,根据该族元素间的内在联系,狠抓典型的氯元素的单质氯气和化合物氯化氢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的教学,就能带动氟、溴、碘的教学。亦即引导学生在学过氯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与典型对比的方法,根据结构推断氟、溴、碘的性质,重点讲一讲特性,其余即可触类旁通,易于掌握了。

在讲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存在、制法等时,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教学法要点。

在讲授物质的性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该并重;

  1. 充分利用标本和着色挂图,妥善安排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尤其要着重鉴别物质的实验,适当布置一些鉴定物质和辨别物质的习题;

  2. 尽可能在讨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性质。在讲授物质的用途时,应注意:

  1. 要揭示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 应根据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讲授重要的用途,不要任意泛讲,堆砌材料。讲用途时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3. 利用习题作业巩固有关“用途”的知识。在讲授物质的存在时,应注意:

  1. 简介重要物质的发现,阐明存在状态和元素活泼性的关系以及与制取方法的关系;

  2. 使用图表讲解重要物质在自然界的分布或循环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使学生了解,这种循环变化反映了物质的运动以及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质变过程;

  3. 物质的存在一般不作重点讲授。在讲授物质的制法时应注意:

  1. 在使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讲解制法原理、收集原理和检验方法。

例如,在使学生掌握了稀硫酸中的氢能被锌置换的性质的基础上,讲授利用锌与稀硫酸作用以制备氢气的原理,学生就易于理解这个原理;同理,

掌握了氢气难溶于水和比空气轻的性质,才能了解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道理;掌握了纯氢能安静地燃烧和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时会发生爆鸣的性质,才能了解和掌握检验氢气纯度的技能,并借以确定制取纯氢是否成功。

  1. 讲授制法时要应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实验室制法,应让学生理解用什么原料和仪器,制备出什么物质,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制备(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原理)等。对于典型的化工生产,应让学生明确所用原料, 生产的成品,基本化学反应及其进行的条件,生产过程的主要阶段、主要设备和作用,该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