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前准备(课时备课)
在制订课时教学工作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和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一样,要做到备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只是在程度上更加深入、具体和周详[1]。
课时备课的基本步骤:
(一)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中学化学教师在总结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时,经常提到备课要“吃透两头”。所指“两头”,一头就是大纲精神和教材内容,另一头是学生实际。
- 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
-
反复钻研大纲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除在制订学期(或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和单元工作计划中要认真学习钻研外,在课时备课中还要反复钻研,要求更加深入的领会其精神,以便更好地指导钻研教材,领会大纲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
-
熟读教材、分析教材学期(或学年)备课中的通读教材,在于了解全部教材内容、体系的概貌,以做到心中有全局。单元备课中的细读教材,着重在掌握各章间和本章各节间的内在联系,本章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备课则要求熟读本节教材和分析本节教材,研究本节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有关本节教学法的一切问题。这样从全局到局部的钻研教材,既符合人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又可以对每一节教材的教学,从整体上加以认识,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任务体现在各节教学之内,前后衔接得很好,及至一课一课地完成各节教学目的之后,最终也全面完成了整体的教学任务。
对于熟读教材,应要求做到彻底理解教材内容(包括课文插图、实验、注释、附录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叙述出来,还应把有关的习题做一遍,明确习题的编排目的,以便作好习题的处理计划:哪些在巩固新课时练, 哪些在课后完成,哪些需要提示,如何提示才有启发性而又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应作哪些补充等。
例如对现行初三化学(新改编的通用本)§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可作以下的理解。全节教材的内容提要是:教材首先简介了氧气的命名,然后介绍了氧气的性质,燃烧和缓慢氧化,氧气的用途三部分内容。在氧气的性质部分,讲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沸点、熔点;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磷、铁、蜡烛发生化学反应,编有演示实验,定义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最后概括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在燃烧和缓慢氧化部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事例介绍了燃烧、着火点、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概念,以及白磷自燃的演示实验。提出了怎样使火熄灭的课堂讨论题目。在氧气的用途部分,介绍了利用氧气与其他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列举了炼钢、炼铁、气焊、气割、液氧炸药、火箭、急救病人、高空飞行员、潜水员、登山运动员等使用氧气(或液氧)的例子。节后的五道习题,第一题在于巩固氧气的物理性质;第二题要求能分辨出其他物质与纯氧反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现象是不同的,说明简单的辨别方法;第三题在于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第四题在于巩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培养记忆一些有关的化学反应事实;第五题是一道课外小实验题目,通过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参阅一些有关的书刊,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专业书籍及专业期刊。阅读参考书刊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过多的内容,而是为了充实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从而能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可以适当选一些读物,用于因材施教,介绍给程度较高的学生课外阅读,或作为开展课外活动的资料。
但是熟悉了教材不等于很好地掌握了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学目的,也未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还必须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一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分析本节教材的已有知识基础及本节教材和以后章节教材的联系,为教学中做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教授新知识,在教授新知识时又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这样一环扣一环教授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在新旧衔接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既便于学生巩固旧知识,又可使学生逐步掌握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知
分析本节教材的已有知识基础及本节教材和以后章节教材的联系是在单元教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节教材的已有知识基础是:小学自然课里已经学到空气里有氧气、氧气能和一些物质发生燃烧;初中化学绪言课里学到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这些已有知识基础有利于本节扩大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教学。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但对“绪言”课中刚学到的上述概念起到巩固作用; 还为讲以后章节知识打好基础。例如,本节教材讲氧气的化学性质所涉及到的具体物质和化学反应,为本章后面各节学习检验氧气,建立分子、原子、混和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以及高一化学课中学习反应热一节打下物质知识的基础。
- 分析本节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为在课堂上准确地讲清化学基础知识打下基础。分析教材的科学内容应该做到:第一,逐字逐句地推敲定义、定律, 做到正确地理解;第二,正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三,避免在教学中单纯强调科学性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或只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忽视了科学性的两种偏向。前者会使学生学习困难甚而失去信心,后者会使学生形成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概念。
现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为例分析其中的科学内容。例如,推敲化合反应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其中“两种和两种以上”“一种”是关键词句,表明了这个定义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的变化来下定义的。也就是说,讲解时要强调反应前的物质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一种”。
推敲氧化反应的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首先, 应理解这里说“跟氧”而不提“跟氧气”,是为在后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教材中,讲氢气跟氧化铜(化合物)里的氧(元素)化合成水的反应也叫氧化反应留下伏笔;其次这里提“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不是按教材在定义前面列举的演示实验的例子总结为“发生的化合反应”,这潜含着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化合反应”在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而“氧化反应”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不一定是一种物质。例如石蜡在氧气里燃烧,是石蜡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的氧化反应,因而不能称它为化合反应。
推敲教材中概括氧气的化学性质的一段文字:“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文中提“比较”而未提“最”活泼的气体。是为以后讲氟气、氯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还要活泼留下伏笔,文中提“跟许多”而未提“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为以后讲还有一些物质,例如金、铂不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留下伏笔。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分析教材的科学内容,可以增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才能灵活地讲解,而又不致轻率地更改教材中的关键词句, 在科学性上发生含混不清或产生错误。还应注意教材留下的伏笔,不可在一
节课中一次向学生讲透,而应重视教材对概念逐步加深、扩大的系统处理, 循序渐进地讲授。
- 分析本节教材中有关联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为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打下基础。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里,联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内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用途”一段(具体例子见教材)。特别应注意教材中提到,广泛地利用氧气很容易跟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的这种性质。教学中突出从氧气的性质(理性知识)联系到实际用途的讲解, 既巩固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知识的掌握,初步明确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广泛利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分析本节教材中的思想内容,为教学中结合“双基”教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作好准备。
例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的思想内容,分析教材编写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把氧气放到与碳、硫、磷、铁等反应中去观察认识,体现了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材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述式,体现了化学反应式是客观事实的记载,不能由人的主观意识去臆造的观点;教材在这里编入了五个演示实验,通过教师在本节教学中的示范,可以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展现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的实验作风,以及节约药品爱护仪器的道德品质等;教材中介绍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讨论,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也都蕴藏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思想内容。
- 分析本节教材在培养能力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的教学。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中,“氧气的性质”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关于物质的性质的教材,对今后如何系统地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结合本节知识、技能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特殊的作用。
在讲述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同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出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一般性的提纲,在讲述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可使学生懂得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变化去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学习方法。
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演示实验中,除训练学生一般的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由表及里、有目的、有计划地按顺序观察现象外,还应特别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容易被初中学生忽视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能变化。
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形成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各实验结果,综合、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
对于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师生共同阅读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定义时,要教导学生如何逐字逐句地推敲它的含义。
- 分析本节教材中各段内容间的联系及本节教材的中心内容,为教学中合理地组织教材,加强系统性,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打下基础。
例如,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中,各段内容间的联系以及本节教材的中心内容可作如下的分析:第一小段扼要讲述氧气名称的由来,以突出氧气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学习积极性,随即引入研究氧气。
研究和认识氧气,不外乎要知道氧气的制法、性质和用途。在教学上, 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制备氧气,要利用氧气的性质知识来验证制得的氧气, 而氧气的用途又是以氧气的性质为根据的,因此,应先讲氧气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物理性质一般从表面上就可以观察到,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够观察到。教学上根据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出发。通常都是先讲物理性质,后讲化学性质。本段教材也是先讲氧气的物理性质,后讲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是符合认识规律的。
教材在处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段内容时,先是个别地讲氧气与碳、硫、磷、铁、蜡烛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事实,再论及日常生活所见物质的燃烧现象,最后抽象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在介绍前三个演示实验并分别列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述式后,归纳出化合反应这个概念。接着再介绍第四个演示实验,其目的在于增加一个复杂物质的类型——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例子,(前面的演示实验分别是一种金属物质或一种非金属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便于教学中应用化合反应这个概念对照分析这个反应的实质,区别得出蜡烛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生成物不止一种)的结论。同时总结出它与前三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特点,并建立起氧化反应这个概念。也使学生区分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更有效地、牢固地掌握它们。
教材在小结每个实验现象的结论中,都强调了“放出热量”这一事实, 为后面概括氧气的性质创造了条件,也为讲氧气的用途打下了基础。
教材的第二大段介绍燃烧和缓慢氧化,实际是讲氧气化学性质的继续和加深,是对氧化反应的进一步研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用科学的观点来认识日常遇到的多种多样的氧化现象。
教材的最后一个大段简介了氧气的重要用途。
从以上各段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可知,没有搞清楚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不可能阐明氧气的用途。没有搞清楚体现氧气化学性质的那些化学反应,就不可能阐明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也不可能进一步研究燃烧、爆炸、自燃等现象的本质,因而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教材的中心内容。
- 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实际
由于学生的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了解学生实际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课堂提问,批改作业,个别谈话以及测验和试卷分析等多种方法,就可以作到经常了解。在课时备课过程中考虑学生实际时,应着重在研究学生已学知识、技能(包括其它课如物理、数学的有关教学内容)有哪些与本节内容有联系,巩固程度如何,新近在学习情绪、学习能力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等。明确教授新课的基础,以便在确定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等时,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订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课时计划。
(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确定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既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单元教学目的要求,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目的
要求和学期(或学年)教学任务在各章中的体现;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又是单元教学目的要求在各节课中的具体落实。所以,正确地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也一定是在深入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分析确定的。
在中学化学教师的课时备课中,制订明确、具体、正确的教学目的,一般要考虑下列一些问题:
(1)使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把哪些知识系统化?扩大哪些知识?
(3)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4)要结合哪些生产实际的内容?
-
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程度?
-
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
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的要定得恰如其分,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
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节教材的教学目的, 可确定为:
-
使学生初步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初步掌握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认识燃烧现象的实质和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
结合演示氧气性质的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思想教育。
确定以上教学目的的依据是: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都是大纲中明确规定,而又在教材中详细写出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氧气的重要用途也是大纲规定联系实际、巩固氧气性质知识的内容。它们都是本节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的科学知识,故列入教学目的中。关于氧气的性质,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经有所接触,本节教材又着重详述,并编入演示实验突出教学,无论从需要与可能来看,都应达到“初步掌握”程度。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本节才开始介绍的概念,所以,教学目的中也只提“初步掌握”,关于氧气的用途,这里只作一般简介,其中涉及到的许多专门知识都不能深讲,因此,教学目的中只提“了解”;又因演示实验和根据实验写出化学反应式(这里是用文字表述),在这节教材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教学目的中特别提出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思想教育。
此外,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反映每节课的特点,既不能太笼统,又不能过于繁琐。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有的把教学目的写成了教学过程的简要缩写;有的只是照搬教材的大小标题;有的把长期才能逐渐完成的教学任务,要求在一节课内达到,例如,轻易的规定在一节课内要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等,都是不恰当的。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还应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节课的重点,就是达到本节教学目的的重要教材,往往和教材的中心内容密切联系,一般在分析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确定了教学目的之后就可确定下来。例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的重点,可确定为“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是指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内容,除开取决于教材内容本身的难度外,还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情况等有关。不了解学生实际来确定难点,往往不会确切。有时,同一节教材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别中教授,由于各班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确定的
难点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根据以往教学实践的经验发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学的难点,一般是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其所以成为难点,在于它们比较抽象而又有易于混淆之处。但以往的经验只能作为借鉴,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也可能就不那么困难了。所以,备课时还须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难点。
(三)确定课型,选择教学方法1.确定课型
课型就是课堂教学类型的简称。课的类型不同,它的结构也不同。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或环节),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大致分配等。研究课型是为了探讨课堂教学的结构特征,以便于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一般根据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内容把课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常用的课型有:[2]
- 以教授新知识为主的课,教育学中概称为新授课,化学教学法中结合所授新知识的内容又分为绪言课、教授理论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课、教授物质知识课等。其中绪言课的结构,一般是:组织教学,教授绪言内容(提出学习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讲解, 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归纳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布置作业。教授物质知识课的结构大致是:组织教学,检查家庭作业和复习提问,教授新课
(提出研究的课题;按一定顺序研究物质;结合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联系已知事实和理论进行演绎推理。),总结巩固,布置作业。教授理论知识课的结构,大致是:组织教学,检查家庭作业和复习提问,教授新课(提出研究的课题;列出研究理论问题的顺序;运用实验或其它资料,分析阐述以获得规律性结论;结合新的事实,检验、运用既有结论。),总结巩固,布置作业。
-
以训练化学技能技巧为主的课。包括实验课、练习课(化学计算课是练习课的一种)。单一的学生实验课的结构大致是:组织教学,提出实验课题并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提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应有的结论,总结,布置作业。练习课的结构大致是:组织教学,提出练习题目并明确练习目的要求和复习有关知识,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学生共同总结,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收获)。
-
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即复习课。它的结构大致是:组织教学, 明确复习的要求和重点(或提出复习提纲),复习(组织学生研究并掌握有关知识的结构和体系;结合重点问题进行课堂练习),总结,布置作业(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以检查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目的的课。包括测验课、考试课。测验课用于单元学习后,以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着重在普遍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测验后进行卷面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时补救存在的缺陷。考试课用于期中和期末。一般进行两课时,着重在组织学生复习,全面考核学生成绩。考试后进行试卷分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概言之,这两类课的结构相似,包括: 命题,测验或考试,阅卷和讲评。
-
以同等程度完成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即综合课(如边讲边实验课是综合课的一种)。它的结构和新授课基本相同。
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课型的划分以及各种课型的结构至今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是现代教学手段的日益广泛采用,也会促使课堂教学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决不能把课型结构凝固成为形式主义的死框框,教师既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型; 更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该课型的一般结构特征和基本要求作为参考,灵活地、创造性地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例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根据教材内容的份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划分三课时完成本节教材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教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授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氧气的用途;第三课时教授燃烧和缓慢氧化。因此第一课时可确定为“教授物质知识课”,第二、第三课时均可定为“教授理论知识课”,每堂课的结构可参照该课型一般的教学环节(五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实际来确定。第一课时由于课中可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边讨论边小结的方式进行,易于巩固,可不列“总结巩固”这一环节; 同时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较多,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容许重复巩固,因此,第一课时课堂教学的结构可定为:组织教学,复习讨论,教授新课,布置作业。第二、三课时教授的理论概念多,为了加强学生理解,课的最后需要总结巩固;同时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比较从容,有总结巩固的条件,因此第二、三课时课堂教学的结构均可定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教授新课,总结巩固, 布置作业。
2.选择教学方法
备课中在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课型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去达到教学目的,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涉及到选用什么教学方法的问题。深入考虑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应以第三章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五点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际上也就是要根据教学原则、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任务,并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来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选择“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教材的教学方法。除在第三章中以例说明教学方法时,提到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教授“氧气的性质”要用展示实物和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外。突破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难点,也要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讲述、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反应事实中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这节教材内容,有些是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学过的和生活经验中比较熟悉的,如完全由教师讲解,学生会感到乏味,故宜采用谈话法以启发学生回忆并在讨论中得到提高。此外,“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课教材,位于初中化学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初中学生学习它时,还处于刚接触化学课不久的状况,加强培养学生阅读化学教科书的能力是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这节课中,还应多用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
(四)组织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编写课时计划1.组织教材
化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源泉。但是,教师不能逐字逐句地照本宣读,必须把较多的力量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顺序一般说是有其严密的系统的,教学时大都可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但有时教材的个别部分也不一定都适合教学的要求,如哪些详讲;哪些先讲;哪些分开讲;哪些合起来讲等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地加以调整。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材的内在联系
和学生实际,考虑合乎学生认识规律的最好的教学系统,妥善地安排好教材。这个教学系统要体现层次分明,有逻辑性,并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立好主干,分清主次。
例如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为: 一、氧气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首先依次介绍碳、硫、磷、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建立化合反应这个概念;
再举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
推论及煤、木材、⋯⋯等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继而建立氧化反应这个概念;
最后总结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二、燃烧和缓慢氧化
三、氧气的用途
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教学,在划分课时内容时,如果要求第一课时终止于完整地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显然一课时完成的内容过多,是不行的;假如终止于建立了化合反应这个概念,则又形成在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个标题下,尚未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结论就下课,显得教授内容不够相对完整; 同时把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插在中间讲授,也有失之繁杂,层次不清,不利于突出重点的现象。因此,组织教材时可以把教学内容顺序调整为:
[第一课时],组织教材时可以把教学内容顺序调整为: 一、氧气的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首先依次介绍碳、硫、磷、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推论及煤、木材、⋯⋯等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最后总结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复习上一课时碳、硫、磷、铁等分别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复习的基础上总结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两个概念,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例区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两个概念;
从氧化反应来认识氧气的化学活泼性,引申出氧气的氧化性。二、氧气的用途
[第三课时]途
三、燃烧和缓慢氧化
这样的顺序,不但解决了合理地进行课时分段的问题,还突出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重点的教学,使难点也较易突破。此外,在这里引申出氧气的氧化性,很自然地扩大了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而又不会增加学生学习上的负担,并与第二章氢气的还原性相呼应,为讲氧化还原反应打下基础。这样处理也是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最终都要在该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而这种集中表现, 又是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教师在组织教材的基础上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必须在备课中进行精心设计。在精心设计中,要求做到:
(1)体现整节课所教授的知识、技能的内容及其逻辑系统。(2)体现整节课的教学环节。
(3)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精心安排。以新授课为例: Ⅰ.进入教室如何组织安定课堂秩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学活动中。Ⅱ.怎样复习检查与新课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如何启发提问,提问哪
几个学生,列出提问纲要。
Ⅲ.如何由复习引出新的课题,引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和注意。
Ⅳ.如何体现新课教材的教学系统,分清主次,立好主干列出大小标题,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Ⅴ.如何组织学生活动,何处讲述、讲解、讨论、练习、小结或总结,扼要写下各个活动的内容要点,典型例子或化学方程式等。如何从一个问题合乎逻辑地转入另一个问题,写下承上启下的引言。
Ⅵ.何处展示直观教具,何处进行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拟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结论的要点。
Ⅶ.何处指导学生读书,具体指明所读段落和列出指导重点。拟出引导学生阅读的思考题。
Ⅷ.何处指导学生练习,指定哪个学生上黑板板演,具体列出练习内容。Ⅸ.何处板书,精心设计板书计划。
Ⅹ.总结巩固哪些重点内容,用什么方式总结巩固。
Ⅺ.布置哪些作业,对作业进行哪些提示,提出哪些要求等等。
-
反复琢磨语言、板书的用词。要求简练、准确、通俗,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琢磨所举的例子,要贴切、浅显、科学。3.编写课时计划
编写课时计划,就是教师把备课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编写过程中,经过进一步推敲、加工和教学艺术再创造,使所考虑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想成为更加条理化、科学化和便于实施的具体方案。因此,这是教师备课中重要的一步。
(五)演示实验、直观教具的准备和熟悉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即教案)写好之后,并不等于备课完结。还应准备好演示实验和直观教具,熟悉教案。
关于演示实验和直观教具的准备,在第三、四章已经详述,这里不再重复。
熟悉教案,就是在上课之前,按照写好的教案进行默讲(可用纸当黑板板书)或试讲(在黑板上板书),一方面全面检查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核计各环节分配的教学时间是否合理,揣摸表达的方式等,以作进一步的改进; 另方面也可熟练掌握(并非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这对新教师,尤其是实习生来说,是备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有时甚至要反复默讲或试讲数次,才能做到上课时不看教
案稿,面对全体学生,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熟练地进行教学。
四、课时计划(教案)示例
教学过程 |
标准状况下( 0 ℃, 101325Pa ) |
氧气 |
空气 |
---|---|---|---|
密度 |
1.429g/L |
1.293g/L |
|
(4)难液化(-183 ℃液化) 难固化(-218 ℃固化) [讲解]着重解释标准状况和气体密度的意义,同时指出一般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有气、液、固三种不同的状态。复习绪言里物质的物理性质所包含的内容,结合氧气的物理性质,小结说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提纲。 [板书] 2.化学性质 [引言]在绪言课里已经学到,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必须进行化学实验。下面我们做几个实验,看看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
[附]板书计划(第一、二课时)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 (2)不易溶于水 30ml 氧气/L 水
(3)比空气略重
标准情况下 ( 0 ℃, 101325Pa ) |
氧 气 | 空 气 |
---|---|---|
密度 |
1.429g/L | 1.293g/L |
(4)难液化(-183 ℃液化) (5)难固化(-218 ℃固化)
2.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