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学化学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
中学化学教学法是在化学科学和化学教育二者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化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由生产决定的。古代的制陶、冶金、造纸、医药、火药等生产活动都与化学紧密联系。但是,古代化学仅仅是从许多实践活动中所得到的零散化学知识的堆积,缺乏内部联系的理论,不能称之为科学。化学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促进下进入近代化学以后。近代化学从萌芽时期发展到成熟,自 1661 年波义尔发表他
的名著《怀疑派的化学家》算起,直到 1869 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系,先后达二百余年之久。其间经过了波义尔、罗蒙诺索夫、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里希特、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等人的实验、发现和理论研究工作,建立起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科学的化学元素概念、燃烧学说、化学基本定律、原子-分子论、化学元素周期律等,使许多零散的化学事实得以系统化,化学才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恩格斯指出:“波义尔把化学确立为科学。”[2]“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3] 这是对近代化学发展史的明确概括。随着近代化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社会生产的需要,近代大、中学校的化学教育相应产生。化学教学法也在化学教育的实践中相继出现。历代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用他们的科学实践和理论著述丰富和发展了化学科学,同时也以他们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推动了化学教学法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学校中的近代化学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陆续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著名者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湖北自强学堂、南洋公学(今上海交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广东时敏学堂、浙江求是学堂等,先后都设置了化学课程。[ 4]然而,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我国的化学教育仍处于萌芽时期,[5]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尚未普遍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也有个别人试用了较新的化学教学法,如徐寿在上海格致书院作化学科学问题的演讲时,就已经用到了“课堂示教实验”方法,
[6]但是,就总体而言,当时教授化学的方法,“与教授四书五经相同,注
重个别研习”,“教者仅照书‘逐段讲解’,间有一、二示教实验则视为非常惊奇之事。学生实验尚无其事”[7]。
1911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1912 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在教育方面,陆续颁布了各类各级学校的校令、校令施行细则或规则、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规定中学、大学、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都开设化学课程,并规定了具体要求。[8]在“师范学校规程”中,还特别规定了要授予学生高等小学理科(包含化学知识)教授法。[9]这比起辛亥革命前来说,是有所进步的。1919 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都对化学教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1924 年前后,为了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北京、南京等地开办了暑期讲习会或暑期学校,其中化学组培训化学教师,除讲授有关化学科学知识外,还讲授了有关化学教材、教学方法、化学实验以及教学设备之研究等课题。1923 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化学系,该系到 1932 年正式开设了《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课程。这反映了中学化学教学法在发展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也反映了中学化学教学法适应化
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逐渐建立起来。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国之初,就有计划地开始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并把教育研究置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此后,我国的化学教育工作和化学教学法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
1954 年 4 月中央教育部颁布了我国《师范学院化学系暂行教学计划》,
明确规定了设置化学教学法课程。随后于 1955 年初又公布了《师范学院化学系化学教学法试行教学大纲》,在各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遍实行。1957 年正式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学法教研组等编的《化学教学法讲义》, 它是一本主要依据 1955 年部颁《师范学院化学系教学法试行教学大纲》而编写的教学用书。1960 年各高等师范院校从加强联系实际、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等方面讨论修订了《中学化学教材教法教学大纲》。1961 年在《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又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师范学校的教学实习。1962 年中央教育部召集有关师范院校开会,进一步讨论了中学化学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问题。会上还推定专人执笔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1963 年完成了新的教学大纲初稿。这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了我国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和高师化学系化学教学法课程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省市还纷纷成立了教师进修学院,在直接指导中学化学教师研究教材教法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全国还办起了有关期刊,如《人民教育》、《化学通报》等,在宣传我国教育方针,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从而对化学教学法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十年动乱,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灾难。化学教学法自然也不能例外。
粉碎了“四人邦”之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化学教学法的研究也日益兴旺,并且成立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办了《教育研究》期刊。中国化学会恢复活动,除创办了《化学教育》期刊外,还定期组织会议交流化学教学经验,在促进化学教学法的研究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师范院校化学系恢复了中学化学教学法课程,并且加强了校际间的联系和交流。各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除恢复了《人民教育》期刊外,各地区还办起了有关化学教育方面的一些期刊。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学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现代化学教学法的研究正随着世界性的理科教育现代化的趋势而展开。从国外来看,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发明、发现和新理论用于新技术的周期大大缩短,社会劳动不断智力化,从而对人的培养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不相适应。因而掀起了科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反映在化学教育上,各国改革的主要动向是:从适应现代化学科学飞速发展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需要出发,应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编写化学新教材,使新教材着重加强现代化学基础理论;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改革化学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促进化学教育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发展。近 20 多年来,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在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理论化、深广化以及按不同编排体系编写多种新教材的试验;在化学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按能力分组施教、个别化教学方法、发现法和独立学习的方法
等的试验;对改进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普遍推广;对化学教学手段现代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等。[10]这些试验研究,使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联系实际的应用知识;过分强调培养“拔尖”人才而忽视广大中学生的化学基础教育;过分增加了教材难度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导致大多数学生理解困难,负担过重,同时,也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现在有许多问题仍在争论和进一步探索中,如在中学怎样开设化学课程; 怎样具体处理好教材中引进现代化学科学知识与照顾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怎样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系和结构;怎样处理好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以及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培养“拔尖” 人才与提高大多数学生水平的关系,以及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如何加速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尚待化学教学法研究解决的课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对中学化学教学法指导中学化学教育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对于国外那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应当予以重视。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并针对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实际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例如,如何使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现现代化和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智力开发;如何根据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创造条件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和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在中学开展化学教学法研究工作等。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要求我国的化学科学工作者、教育科学工作者、广大的化学教师和化学教学法教师积极努力,通力合作,使化学教学法这门科学在理论上取得新的进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科学力量,指导中学化学教学不断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