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阐述定义要逻辑严密、用词准确,力戒简单化、绝对化

概念的“物质外壳”是语词。概念的产生要借助于语词,概念的表达也必须通过语词。语词是语音和词义的统一体。词义体现概念,语音巩固概念。只有语音和词义结合成为稳定的可理解的语词,才能成为概念的表现者[24]。

可见,教师在讲解概念时的语言是否正确,或者用词是否准确,逻辑是否严密,都直接关系到概念的准确性。

要使概念准确,必须仔细推敲定义中关键性的词语,同时注意阐述构成概念的特定条件。例如,电解质概念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其中的“或”不能用“和”,“化合物”不能用“物质”。否则,就沦为谬误。又如,在阐述“溶解度”概念的定义时,必须注意阐明温度、溶解达到饱和、溶剂的量(100g),溶质的量(g)四个条件。

表达概念的定义要用简明精炼的语言,但简炼必须以准确为前提。否则, 可能失之于简单化。例如,不能笼统地用原物质“变”与“不变”来概括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给概念下定义,还要考虑到概念的发展,因而下定义时既要注意科学性、严密性的一面,又要照顾到概念的发展——灵活性的一面。必须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