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试验

近年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动向是倡导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早自孔子就讲过“不

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辛亥革命以后,陶行知、鲁迅都曾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改革注入式教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29]。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启发式教学法, 他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在工农红军中,在各抗日根据地的识字班、各种训练班和学校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国后,特别是《实践论》、《矛盾论》在全国范围内发表并组织学习,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在全国开展改革注入式教学法,实行启发式教学法,创造了优越的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在五十年代,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取得了以刘景昆老师为代表的探索启发式教学的经验。这个经验, 用刘景昆老师概括的话来讲就是“对于比较难的教材,用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领导学生去想懂”。他的具体教法大致有如下几点:1.讲授之前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要研究的问题;2.利用实验启发学生探讨、解决问题;3.引导学生归纳事实材料,得出规律性结论,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4.讲授中“前后照顾、反复渗透”,结合新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运用、练习巩固旧知识。[30]六十年代初,我国教育界曾大规模进行过贯彻“少而精”与“启发式”原则的讨论,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强调实验与“精讲多练”,促进许多化学教师进一步对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许多中学化学教师,为适应现代教学要达到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在总结我国过去启发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初步总结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因此,这些教学方法都属于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与注入式教学法相对应的一大类别。注入式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注入式教学法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灌注知识,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开动脑筋思维,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

目前,有的学者把启发式教学法又分为三类。第一类,以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属于传统启发式教学法, 如启发式讲授法(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等。第二类, 以发展学生智能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以自学方式吸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工作,而且富于创造力的教学法,属于现代启发式教学法。如发现法等。第三类,是以上二类的综合,将上述二类的各种教学法的优点, 根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型以及学生的智能基础,加以合理地配合使用的教学法,属于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法。[31]

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与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相互渗透,在教学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以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它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行教学方法多样化,以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它是

我国中学化学教师当前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的总趋向。

下面简介几种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以示我国中学化学教师当前探索新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32]

上海育才中学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一套。“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教学方法。他们提出,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而不是放在教师的“教”上。他们总结的经验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手段,讲是贯穿始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四者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决不可将它们形成公式化或模式化的四个步骤。该法的读读,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科书,让学生主动地从课本中吸取知识;议议, 是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就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还结合实验,学生在议议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去探索、发现、寻求问题的答案; 练练,是在教师引导下作练习或动手实验,进行巩固和应用知识;讲讲,是指教师在读、议、练过程中的启迪、辅导、解惑和及时配合的点拨式讲解或扼要的总结。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综合运用了讲解、讨论、练习、实验、自学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学生发现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据该校化学教学实践证明:该法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单元结构教学法[33]

北京景山学校化学组近年来总结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试验“化学单元结构教学法”的经验。该法强调化学知识的规律性和整体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的统一,从而组成单元教学结构。他们总结单元结构教学法的原则有四项: 第一,统观全局,知识编“块”,以“块”为单位教学;第二,以理论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第三,以一定的深难度作起点;第四,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自学,启迪发现。单元结构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法, 即综合使用了自学、讲解、讲述、讲演、谈话、实验等教学方法,同时编出每“块”(单元)的教学程序使各种教学方法合理配合。一般的教学程序是: 下达任务,启发思考,使学生明确全单元的教学目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了解整个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读书、写读书笔记,做实验,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道理(包括事实、原理、关系、求证)→学生报告自学成果或学生答问、讨论,教师同时讲评、订正错误→教师重点讲解、示范突出“双基”,启发能力→学生练习(包括基本题、综合题等),做实验,落实“双基”要求, 抓规范化,巩固和发展知识,训练能力→延伸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巩固、加深、加宽知识→学生总结,并完成设计或写出论文。不同“块”的教学程序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他们在试验中编写了“学习程序”讲义(包括全部“双基”的要求和各种能力训练的要求),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沿着程序自学、练习等。此外,为了便于完成单元教学的程序,要按单元教学内容安排集中上课,大集中为四节课连上,小集中为二或三节课连上。

单元结构教学法,是使学生既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吸取了“发现学习”和“程序学习”的精神,同时使学生在教师的周密计划、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发现”活动,以及不拘泥于

“小步子”的程序这些方面又有所创新。应该肯定,这个教学法在一定范围内试验中取得的成绩。试验还表明,对于如何掌握好教学单元的划分和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序,以及寻求学科逻辑结构与学生学习程序的最佳结合点,都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三)“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34]

天津南开中学化学组于 1980 年开始试验“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的课堂教学法。其主导思想是:把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把“注入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亲自实验为主,配合教具、幻灯和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共同讨论关键性的问题,最后使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据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能做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该法应用于形成概念、理解基础理论、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以及凡是使用比较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的内容,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涉及大型实验的内容,由于学生随堂实验占用时间太长,影响课间的讨论,采用此法不甚适宜。此外,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学习基础。试验者认为,“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配合选用其它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