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禹锡、柳宗无唯物主义的思想

    1. 刘禹锡③ 的“天论”④

① 见孟子告子上篇。额也。

② 见易繫乱上传。神指自然变化的微妙作用。

③ 见易繫乱上传。又下传云:“几者动之微。”按,微即变化的细微萌芽。

④ 语本易繫乱下传。六虚,指上下四方六位。

⑤ 见乾卦彖传文。乾道,阳气。各正性命,意谓万物有一定的本性。

⑥ 见论语里仁篇。

① 见易繫辞上传。原,考察其原始。反郑玄注本、虞翻注本作及。

② 见论语先选篇。

③ 刘禹锡字梦得,中山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 772 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 842 年)。官至太子宾客,时人称之为刘宾客。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⑤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 福必以善倈⑥;窮阨⑦而呼,必可闻;隐痛而析,必可答;如有物的然⑧以宰者, 故阴騭之说胜焉⑨。泥于冥冥⑩者,则曰:天与人实相(11)毕;霆霆于畜木, 未尝在罪;春滋乎菫荼(12),未尝摆善;跖、顏焉而遂①,孔、颜焉而厄②, 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之友河东解人柳子厚③,作天说以折韩退之④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

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尔⑥。其说曰:天之道⑦在生植,其用在彊弱;人之道⑧在法制,其用在是蜚 。阳而阜生⑨,阴而肃杀⑩;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眊(11);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执树(12),阴而揫敛(13);防害用濡(14), 禁焚用酒(15);斩材窽坚(16),液矿硎铓(17);义制彊讦(18)(一作示), 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19):人之能也。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远善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20),万种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 为善而然也。当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21)乃人事耶?唯告虔报本(22),肆类时之礼(23), 曰天而已矣。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法小弛,则是非驳(24);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示,时以不肖参开过而僇辱, 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焉,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

④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字和思想家,著有刘宾客集(亦称刘梦得集),天论三篇是刘禹锡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⑤ 昭昭,明智,以天为昭昭,即认定天是有智慧的,有意志的。

⑥ 倈,古来字。

⑦ 阨,因难。

⑧ 的然,明确。

⑨ 陰■,尚书洪范:“惟天陰■下民。”陰,蔭;■,定。陰■,意谓覆 盖安定。“胜”,世彩堂本作“腾”, 今据崇阑馆本改。

⑩ 泥,拘泥。冥冥,谓天不明智。

① 遂,遂其生。指盗跖、莊踽皆长寿而终。

② 厄, 同阨,困难。

③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④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⑤ 尤,最。

⑥ 交相胜,是说各有偏胜。

⑦ 天之道:“道”作规律解,当指自然规律时,即是说自然界各种事物自然发生、变化、发展的规律,它的作用是强弱。

⑧ 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规律。即是说人们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创造各种维持社会秩序的规律,它的准则是是非。

⑨ 阜,生长,茂盛。

⑩ 肃杀,枯谢,摧败。

理邪?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而祸或可以苟免;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实尽丧矣。夫实也丧,而名徒存,彼昧者方挈挈然① 提无实之名,欲抗乎言天者,斯数穷矣。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道而已。法大行,则其人曰:道竟何为邪,任人而已。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驳焉。今以一已之穷通,而欲质天云有无,惑矣!

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刘梦得集卷 12,

天论上)

或曰:子之言天与人交相胜,其理微,庸使户②,盖取诸譬焉?刘子曰: 若知旅乎?夫旅者,群适乎莽苍③,求休乎茂木,饮乎水尔,必强有力者先焉; 否则,虽圣且贤,莫能竞也。斯非天胜乎?群次乎邑郛④,求阴于华榱⑤,饱于饩牢⑥(一作牵),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竟也。斯非人胜乎?苟道乎卢、芮⑦,虽莽苍犹郛邑然;苟由乎匡、宋⑧,虽郛邑犹莽苍然。是一日之途,天与人 交相胜矣。吾固曰:是非存焉,虽在野,人理胜也;是非亡焉,虽在邦,天理胜也。然则,天蜚 务胜乎人者也。何哉?人不宰,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吾于一日途而明 天人,取诸近也巳。

或者曰:若是,则天之不相①乎人也信矣。古之人曷引天为?答曰:若知操舟乎?夫舟行乎滩、淄、伊、洛者②,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③;风之怒号,不能鼓为涛也;流之泝洄④,不能峭为魁也;适有迅而安,亦人也;适有覆而膠⑤,亦人也;舟中之人未当有言天者,何哉?理明故也。彼行乎江、河、淮、渚者,疾徐不可得而知也,次舍不可得而必也;鸣条之风,可以沃日⑥; 车盖之云,可以见怪;恬然,亦天也,黯然沉,亦天也;阽危而仅存,亦天

① 挈挈然,提兴的意思。

② 庸,用也。

③ 莽苍,郊野。

④ 邑郛,城郭。

⑤ 华榱,彩书的屋椽,意指华美的房屋。

⑥ 饩牢,牲畜,指牛、羊、豕。

⑦ 卢、芮,古两国名。史记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卢、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人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户、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慙,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恥,何往为, 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西伯,即周文王。卢、芮是两个小国。概括地:“故卢城在陕河北县东北五十里卢山之上,古户国也。故芮城在城县西二十里,古芮国也。”这里“卢、芮”指知道礼让的地方。

⑧ 孔子被围于匡,被逐于宋。此处以“匡、宋”指缺乏礼让的地方。

① 相,读去声,助也。

② 滩、淄、伊、洛,是黄河的支流滩水、淄水、伊水、洛水。滩、淄二水在今山东,伊、洛二水在今河南。

③ 次舍,停止。

④ 泝洄,逆流。

⑤ 膠,船搁浅。

⑥ 鸣条之风,使树枝发声的风。沃日,灌日。

也;舟中之人未尝有不言天者,何哉?理昧故也。

问者曰:吾见其骈焉而者⑦,风水等尔,而有沉有不沉,非天曷司哟?答曰:水与舟,二物也。夫物之合并,必有数⑧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一以沉,一以,适当其数,乘其势尔。彼势之附乎物而生,犹影響也。本乎徐者,势缓,故人得以晓也;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彼江海之覆,犹伊淄之覆也;势有疾徐,故有不晓尔。

问者曰:子之言数存而势生,非天也。天果狭于势邪?答曰:天形恒圆, 而色恒青,周回可以度得,书夜可以表侯,非数之存乎?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蜚 势之乘乎?今夫苍苍然者,一受其形于高大,而不能自还于卑小; 一乘其气于动用,而不能自休于俄顷;又恶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耶?吾固曰: 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与人,万物之尤者尔。

问者曰:天果以有形而不能逃乎数,彼无形者,子安所寓其数邪?答曰: 若所谓无形者,非空乎?空者,形之希微者也①。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也恒资乎有,必依于物而后形焉。今为室处,而高厚之形藏乎内也;为器用, 而规矩之形起乎内也;音之作也有大小,而声不能踰;表之立也有曲直,而影不能踰;非空之数哟?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一作焰),而后光存焉。所谓晦而幽者,目有所不能烛尔;彼狸、猩、犬、鼠之目②,庸③谓晦为幽邪?吾固曰: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为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邪?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尔④,必因物而后见尔,为能逃乎数邪?(刘梦得集卷 12,天论中)

或曰:古之言天之昔象,有宣夜、浑天、周髀之书⑤;言天之高远卓诡, 有邹子⑥。今子之言,有自乎?答曰:吾非斯人之徒也。大凡人乎数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以理揆⑦之,万物一贯也。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头⑧、口,百骸之粹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肾、肠、心、腑。天之有三光,悉寓万象之神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浊为清母, 重为轻始,两位既义,远相为庸。嘘为雨露,意为雷风;乘气而生,群分橐从,植类曰生⑨,动类曰虫。保虫之长⑩,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 用天之利,立人之纪;纪往或坏,复归始。尧舜之书,首曰稽古(11),不曰

⑦ 骈焉而,两船并行渡河。

⑧ 数,一定的规律。

① 此句是说空间也是有形的,不过其形很微细。意思是说,空间也是种物质的存在,并非虚无。

② 狸、猩、犬、鼠之目,谓这些动物的眼睛能于夜间看到东西。

③ 庸,岂。

④ 无常表,谓空间本身没有定形。

⑤ 汉代以前,关于天体的学说有三种,所谓昔象天体三法也。一是盖天说,一是浑天说,一是宣夜说。盖天说讲天如覆盖。浑天说讲天体浑然如鸟卵。宣夜说讲天南,只是大气。盖天说见于周髀算经。

⑥ 邹子,邹衍。

⑦ 揆,度量。

⑧ 头,而颊。

⑨ 原注:按尚书传云;海遇苍生谓草木也。

⑩ 保 虫,谓无毛介鳞羽的动物。保虫之长,意思是指人类。

稽天。幽厉①之时,首日上帝,不言于人事。在舜之庭,元凱②举焉;日舜用之,不日天授。在殷中宗③,袭乱面兴,必知说④贤 ,乃曰帝賚⑤。尧民之余, 难以神诬;商俗已讹,引天而敺⑥。由是而言,天预人乎?(侪刘梦得集卷 13,天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