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九破”与“八苦”的直谏书

救国贱臣、前翰林院学士刘允章① 谨冒死上谏皇帝陛下:臣闻太进直必孤,太清者必死。昔晁错劝削诸侯之地,以蒙不幸之诛;商鞅除不轨之臣, 而受无辜之戮;今闕臣三人矣。守忠怀信,口不宣心,则刎颈刳肠,向阙廷而死者,并臣是也。救国策从千里而来,欲以肝脑上污天庭,欲死黎下救庶。臣死之后,不见圣代清平,故留贱臣以谏明主。今短书一封,不人长策,伏蒙不收,所以仰天搥胷,放声大哭 。杀身则易,谏主则难,以易死之臣,劝难谏之主。伏见陛下初登 九五②,颁下诸州,開直谏门,言者无罪。四方雷震,百里奔驰至阙廷者,原陛下致升平之业矣。陛下既不用其策,不佑其过, 或鞭达市朝,囚禁园苑。深埋沟壑者,不知其数,乞食道路者,不记其名。夫输忠献策之臣,匍匐阙廷者,岂敢欺陛下乎?大臣受位而不敢言,小臣畏死而不敢谏,忘生请死之罪,往往冒死天廷者,知陛下觉悟也。

伏闻枢密③之事,要在识人④,以宰臣为度外之官,以御史为不速之任, 冤者不得伸,君子所以深藏,小人所以深乱。自古帝王,以御史为耳目,以宰相为股肱。股肱废而不可用,耳目蔽则不能视。今陛下废股肱,蔽耳目, 塞谏诤,罪忠良,欲令四海不言,万方钳口,可不畏也?臣恐千秋岁,说陛下不圣,笑陛下不明,臣所以急也。当今天下求进之臣,智者不肯自言不肖, 愚者不肯自言不贤,故使贤愚混杂,善恶同群真智真愚,何所分别?取之则善恶进,舍之则贤愚退,何不使至愚在野,至贤入仕?今天下食禄之家,凡

③ 皇甫鎛,旧唐书卷 135、新唐书卷 167 均有传。

④ 这是開成元年(公元 836 年)五月七日盐铁使奏疏中所说的话。

⑤ 囊橐奸人,意即包庇或窝藏奸人。

⑥ 疮损,疮伤减少。

⑦ 锢身,以盤枷锢其身,叫做锢身。

① 刘允章,唐末政治家。黄巢攻下洛阳时,刘氏曾率官吏迎接义师。旧唐书卷 153、新唐书卷 160 均有传。

② 九五: 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后以“九五”指帝位。

③ 枢密院,官署名。唐代宗永元年(765 年),置枢密使,职掌出纳帝命。唐末多由宦官担任此职,权力很 大。

④ 识人,小人,或识见偏窄的人。

有八人,臣请为陛下数之:节度使奏改,一人也;用钱买官,二人也;诸色功价优,三人也;从武人文,四人也;虚衔人仕,五人也;改优为真,六人也;媚道求进,七人也;无功受赏,八人也。国有九破,陛下知之乎?终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炽興,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 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史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臣闻自古帝王,终日劝农,犹恐其饥, 终日劝桑,犹恐其寒;此辈不农不桑,坐食天下。欲使天下之人尽为将士矣, 举国之人尽为僧尼矣,举 国之人尽为劫贼矣;欲使谁人蠶桑乎?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徵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得葬,八苦也。仍有五去:势力侵夺,一去也;奸吏隐欺,二去 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人有五 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官有八人而无一出:凡有三十馀条,上古以来未之有也! 天下百姓,哀号于道,逃竄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 诉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陛下;陛下不理,何以归哉?

伏见蛮寇欺侵,神道诳惑,我国家作亡命之魁,为逋逃之窟穴,徵兵五年,今日诛之,何见之晚也?臣闻郤以疑未终销兵于当时①,本无养兵日,为乱臣张本也。今不除其乱本,而除其乱苗,士卒荡尽于中原,玉帛多亡于道路,嶺外仍令节度四面讨除,苍生嗷嗷,何负陛下?令行此讨罚,以为上策, 臣恐今年一承嗣①,明年又生一承嗣,天下征战,未有了期,则祸难起于腹心, 蜂虿生于手足。陛下左右无人敢言,但知润色美词,悦情畅志而已,岂知千里零落,万里凋残者哉?

今国家狼戾②如此,天下知之,陛下独不知之;天下不敢言,臣独言之。万死一生。臣死一介之命,救万 之命,臣今虽死,猶胜于生。臣献策千条, 未蒙一问,覊孤贫病,流落风尘,眷恋朝廷,而不能去。倘陛下盬臣愚见, 知臣愚忠,则理乱期须,存亡瞬息,太平之日,昭然目前。必也陛下不以国为心,不以百姓为本,臣当幸归沧海,葬江鱼之腹,不忍见国难危,臣之原毕矣。臣恳擗③不胜痛切感懼之至。(全唐文卷 804,刘允章:直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