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饮茶、打球和拔河

甲、饮茶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③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

开元④中,泰山⑤灵严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⑥,学禅(原注:一本无“学禅”

① 唐肃代间,河陇陷没于吐蕃。

② 安西、北庭:唐置安西节度使,治安西都护府,抚宁西域;又置北庭节度使,治北庭都护府,防制突骑施、坚昆、默啜。

③ 鸿胪寺的长官是鸿胪卿,掌四夷宾 客和凶仪的事务。礼宾,即礼宾院,属鸿胪。

④ 度支,度支使,掌管国家财政收支。

⑤ 举质取利,通鉴胡注云:举者,举代以取倍称之以利者。质者,以物质钱,计月而取其利也。

⑥ 兵马使或押牙:唐制,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各一人;押牙,掌管仪仗侍卫的官。

① 摩伽陀,即 Magadha。佛国记作摩竭提,高僧传作摩伽佗,魏书作莫伽陁。此处与高僧传同。

② 拃,音攒,俗“拶”字。

③ 本草,书名,相传为神农所作,载药三百六十五味。其书实始于后汉。唐初修订,增至四百余种;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明李时珍又著本草纲目,凡五十二卷。

④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 年)。

⑤ 泰山,五岳之一,在今山东中部,泰安市北。

二字)务于不寐⑦,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煑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楚人陆鸿渐⑨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御史大夫①李季卿宣慰江南②,至临淮县③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 茶熟,李公为歠④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原注:“十”一作“七”)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妥胜流⑤,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气(原无“气” 字,据天一阁本增),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吴主孙(原无“孙”字,据天一阁本增)皓⑥每宴群臣,皆令尽醉。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以茶茗(原作“茶茗以”,据秦本改)自代。晋时谢安⑦ 诣陆纳⑧,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

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⑨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绩搜神记⑩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劝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胰(原注:一作‘肺’)置柈中,以茗浇之(原注:一本‘浇之’下有‘尽’字),容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①。”(封氏闻见记校注卷 6,饮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