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山水树石

① 白符鸠,又作白浮鸠、白附鸠。并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古今乐录曰白附鸠倚謌,拂舞曲。

② 公莫舞,宋书乐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则声所从来已久,俗云项伯,非也。乐府诗集以公无渡河入瑟调,有弦无舞,沈约之说未確云。

③ 伏滔,东晋时平昌安丘人,字玄度,桓温引为参军。晋书卷 92 有传。

④ 梁武,梁武帝萧衍。

⑤ 杨泓,东晋时人,爵里未详。宋书乐志引舞序。

⑥ 八佾,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舞于庭。马融注:佾,列也。一列八人。八八六十四人为舞队。此天子之舞乐。

⑦ 王僧虔论乐,王僧虔,宋时官至尚书令,入齐转侍中。王昙首之次子。南齐书卷 33 有传。有论乐表及与兄子俭论乐书,并见本传。其论云苻坚败后,东晋始备金石之乐。

⑧ 悬,即乐县。周礼: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官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土犆(即特字)县。郑玄注:乐县谓钟声之属县于筍簴者。官县者,四面悬挂乐器。此所谓于悬内,即于乐悬之内也。

⑨ 礼毕,乐终之奏,如九謌之有“礼魂”一章在其后。

⑩ 清商三调,乐府诗集卷 44:清商乐,一日清乐。——九代之遗声,始即相和之调是也。南齐王僧虔论三调謌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之祖,风流可怜 。唐书乐志曰:平调、清调、瑟调,皆用房中曲之遗声, 汉世谓之三调。晋荀勗又采用旧辞,施用于世,谓之清商之调。

① 永嘉,晋怀帝年号。永嘉大乱后,不久晋室南还。

② 阳伴,即扬叛儿,本南宵时童谣。乐府诗集入清商由辞西曲歌。

③ 明君,即明群辞、明主曲辞、明之君等舞曲舞辞。乐府诗集入难舞头。

④ 契,合也。

⑤ 埙、篪:埙也作壎,乐器名,搏土为之,用口吹成声。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篪也作竾。

魏、晋以 6 降,名迹在人间堵 ,皆见之矣。其书山水,则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山⑥,率皆附以树石,暎带其地。列植之状, 则若伸臂布指;详古人之意,专在头其所长,百不守于俗变也。国初,二阎⑦ 擅美匠学,杨、展⑧精意宫观,渐变所附。犹尚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 绘树则 刷脉镂叶,多栖梧菀柳。功倍愈拙,不腾腾其色。吴道元⑨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佛寺书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寫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⑩;树石之状,妙韦鶠(11),穷于张通(张璪也)(12)。通能用紫毫秃锋,以掌摸色,中遗 巧饰,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①之重深,杨仆射②之奇瞻,朱审③之浓秀,王宰④ 之巧密,刘商⑤之取象,其馀作者非一,皆不过之。近代有侯莫陈厦⑥,沙门道芬⑦,精致稠沓,皆一时之秀也。吴兴郡南堂有两壁树石,作观之而欢曰: 此书位置若道芬,迹头宗偃,是何人哉?吏对曰:有徐表仁者,初为僧,号宗偃师,道芬则入室,今寓于郡,侧年未衰,而笔力奋疾。如而来徵,他笔皆不头,遂指其单馥复曲折之势,耳剽心晤,成若宿构。使其凝意,且故幽襟,迨乎构成,亦窃奇状。向之两壁,葢得意深奇之作。观其潜蓄岚◻,遮藏洞泉,蛟根束鳞,危斡凌碧,重质委地,青飚满堂,吴兴茶山,水石奔异, 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斜其所见,庶为之言,知之者解,颐, 不知者拊掌。(历代名书记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