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流民起义

明代陕西、四川、湖广边区农民起义。明初恐农民聚众起义,禁止到深山垦荒。以郧阳(今湖北郧县)为中心,西到终南山东端,东南到桐柏山、大别山,东北到伏牛山,南到荆山,设有禁区。英宗时大量流亡农民不顾禁令,入山垦荒,人数逐渐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人。明政府屡次强令驱散。成化元年(1465 年),*刘通、*石龙等率众数十万人于房县(今属湖北)大石厂起义。通称王,国号汉,年号德胜,设将军、元帅、国师、总兵等官。分兵进攻襄、邓、汉中。明政府派白圭、朱永领重兵镇压。次年,刘通、石龙被俘牺牲,起义暂时失败。起义军将领*李原脱险后,在南漳、内乡等地号召饥民。成化六年再度起义,聚众数万,称太平王,置总兵、先锋等官,受到百万流民的拥护。次年都御史项忠督军二十五万,分八道进攻。李原等被俘牺牲。流民被强迫遣散,沿路被杀和因饥饿瘟疫而死的达数十万人。以后流民入山垦荒的仍继续不绝,数年后又聚至数十万人,坚持斗争。明政府无法维持封禁山地的法令,乃设立郧阳府与竹溪等县,以加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