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置郡县

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后,保持原籍贯。统治集团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借以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以巩固政权。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徐州,江乘(今江苏句容北)侨立琅邪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 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