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我国封建时代以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为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但历代所用官名,与职权广狭程度,各有不同。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则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然按之实际,则实权悉归尚书,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之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员亦无定名。隋唐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为中书令

(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尚书令、仆射(尚书省)。其后不置尚书令, 除中书令、侍中外,以他官加衔为相。玄宗开元后,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平章事。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沿元制,洪武十三年(1380 年)废丞相,由皇帝亲揽政务。永乐初以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预机务。其后阁职渐崇,内阁大学士又成为明代事实上的宰相。清雍正时另设军机处于内廷,于是军机大臣又逐渐成为清代事实上的宰相,但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一般说来,由于君主集权之加甚,相权即随之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