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注意是科学的教者

江苏省高邮市周巷中心小学 范德铠 王乃安

古代教育家思想家荀子“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他指的“心”就是“注意”。这个注意绝非只指教育对象——学生,也包括教者,在很大程度上泛指教育领域。“超前教育”、“激励教育”、“欣赏教育”、“情境教育”等都基于“注意”教育。如何进一步开发“注意教育”区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注意”是教者有效教育的必备前提

其一,教师的人格注意。教者的举止神态、服饰目光等是教者精神风貌、兴趣爱好、学识水平,品德情操、气质风范等内在特质的外部表现。这些对受教育者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者既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更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楷模。学生具有向师性,每时每刻都在注意着教者,都在有意无意地仿效教者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写字、走路的姿态。教师的体态动作俯仰有致,出言吐语严谨稳重、干净利落、处处表现出一种庄重而又可视的美,和蔼而又适度的美,长此以往,无疑会对受教者产生无穷的师表教育力量。反之,则对部分学生产生难以矫治的负面作用。

其二,教师表达注意。

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除得益于教育的条理清晰、富有启迪性并引人入胜的语言外,还要注意伴随语言的表达。伴随语言包括副语言(笑、哭、呻吟、叹息、嗯、啊之类的声音)和身势语言(表情,点头,摇手,皱眉,耸肩, 手势等动作)。

伴随语言行为的表现形象直观,具有鲜明的外显性。可以通过外显行为加大视觉刺激,引发受教者的注意,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言语所表达的内容上。从生理角度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伴随语言交流,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信息源,反过来能引发兴奋,从而保持一定的注意力以避免视、听觉注意力由于长久集中在一个固定信息源上而致疲劳。心理学表明, 对知识的储存来说,听到的能识记 20%、看到的能识记 30%、边看边听能识记 60%。通过伴随语言交流可以补充、强化能力,促使信息量的扩大。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其三,教师组织注意。

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力、较强的自身控制力和适应是形成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具备了观察和良好的注意力,就可以及时捕抓个性心理特征和群体典型特征,见微知著,随时发现苗头,及时解决。

其四,教师应变注意。

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的环境,必须依靠教育对象的千变万化和教育教学条件日新月异的现实抓住教育教学有利契机,运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略加点拨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只要注意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认认真真学习《大纲》,踏踏实实地钻研教材,高高兴兴地研究学生,努力使“我”成为落实教育重点有新技、突破教学难点有绝招的老师,培养一代“科学人”的目的一定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