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海编写的、专供发达地区用的两套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教

一套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组编写出版。

这套教材的结构体系以物质、运动和能为主线,先讲述浅显的热、光、

声、电、磁等现象,然后讲述较为抽象的压强、浮力、功能等知识。在编写时力求体现如下的特色:

  1. 选材新颖,体现发达地区的实际。例如上海南浦大桥的设计特点, 市郊农村使用黑白地膜的物理作用等。

  2. 渗透德育,体现人文因素。例如讲述扩散现象时教育学生不乱丢脏物,防止扩散污染环境;讲述运动相对性时摘取一段报章,叙述列车中扔玻璃瓶致伤事故,要求学生注意公德等。教材还不时引入一些有价值的物理学史料和祖国的建设成就。

  3. 加强实验,重视技能培养。新教材仅在初二上册就编入演示实验20 多个,学生实验 9 个,随堂实验 7 个,家庭小实验 17 个。对演示实验作了改进,例如用新型冷光射灯做光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有新意,例如研究平面镜成像采用描像、折纸、对称方法做实验;家庭实验有趣而且容易做,例如用蚊香制作延迟开关等。

  4. 发展能力,强调科学方法。教材比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类比和逻辑方法启发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例如讲述“速度”时首先指出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哪几种方法,从而指出路程和时间是描述运动快慢的两个要素,然后建立速度概念。

  5. 形式活泼、训练多样、知识面广。教材的编写体例做到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叙述时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减少理论计算的难度,使重点知识充实丰满。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和应用面。许多章节后面配有阅读材料,如“质量阶梯”、“温度集锦”、“透光古镜之谜”等。每章开始有多幅照片作为启发性导图。章末有以填充形式出现的小结;课文中穿插着“想一想”、“练一练”、“试一试”等练习,供课内讨论使用。

配套材料有: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活动册》一本,内有练习、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复习题等。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指引》一本,包括目标、教材结构、各章节说明、教法建议、参考资料、教学评估等。此外还配有

彩色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等多种教辅手段。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下属的另一套专供发达地区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由闸北区教育局教材编写组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这套教材也是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物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写的。这套教材以加强基础、提高素质和培养科学探究方法为主要目标,具有编排体系新颖、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思想教育和强调各种训练等主要特点。

这套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教材在编排体系上采用一种从现象到规律, 先易后难的新颖体系。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以力、热、声、光、电为顺序的老框框,而以探索简单的电现象、电磁现象、热现象、声现象和光现象为先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探索几何光学的、力学的、热学的和电学的基本规律;最后再引进比较抽象的功和能的概念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这种新的教材体系的特点在于从一开始就强调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而不强调计算;这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例如在八年级上学期适用的教材里没有出现一个公式和一道计算题,而要求学生观察和动手做的实验却有 50 多个,这样就使学生确立了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几条结论、几个公式。这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完全采取正面叙述

的方法,而适当引进科学的探究方法。因为物理的教学过程不能单靠教师的正面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来完成,而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物理的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这套教材在引进章节内容时,往往先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去检验他们的想法。实验结果是填空式的,准备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验后自行填写,而不全是由教材正面叙述出来。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这种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获得巩固的物理知识,还能养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与智慧。

这套教材还有配套的《练习册》,其中不仅安排配合各章节的各种训练题,还安排了学生实验的记录表格。在训练题的形式上除有填空题、思考题,选择题、作图题和计算题外,针对每一章的复习还安排一套自测题, 供学生自行测试,了解对这一章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此外还穿插少量的小实验和小制作供学生课外作业。

教材还重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了配合教材使用的整套投影片和解决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的录像片段。

跟这套教材配套的还有一套“课外读物”,内容属于教材的延伸部分, 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