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物理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认为,教育中应当达到的全部目标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领域: 1.认知领域(CognitiveDomain)。

认知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当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同时进行的。这里所谓的认知是指通过感觉对接收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并探明其性质的过程。

布卢姆指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是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与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他认为简单的教育行为可以组合起来形成比较复杂的教育行为。因此教育目标的分类可以表述为这样一种形式:属于 A 式的行为形成一类,属于 AB 式的行为形成另一类,而属于 ABC 式的行为又可以形成一类。这就是说,后一类目标的形成,既要利用前一类,又要把前一类作为基础。根据这样的层次分类原则,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可分为如下六类:

  1. 知识(Knowledge)。是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知识的目标十分强调记忆的心理过程。如果把头脑看作是个档案库,那么知识的目标就在于找到有关问题或任务的适当的信号、提示和线索,从而能最有效地把已归档或已贮存起来的知识显示出来。

对于物理教学说来,知识的目标包括对物理术语、物理事实、惯例、准则、方法论、原理和理论的记忆,并能进行比较完整的阐述。

  1. 领会(Comprehension)。是最低层次的理解。领会的目标表明在学习交流中能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在这种理解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在自己头脑中改组交流的内容,或用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形式改组交流内容,或对扩大交流范围作出反应。

具体地说,领会的目标包括转化、解释和推断。转化是指将一个物理定律用公式或者图像来表示其物理意义的技能。解释是指对一段有关物理的材料进行重新整理、重新排列或提出新的观点的能力。推断是对某一物理现象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

  1. 应用(Application)。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包括对有关物理的规则、方法和原理、定律的应用能力。

  2. 分析(Analysis)。是指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或者弄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与技能。

分析,作为一种目标可以分成三级水平:第一级是要素分析,要求学生能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鉴别材料的各个要素,或对它们进行分类。例如要求学生能区别某一物理事实与假说的技能;或区分某一物理结论与证据的能力。第二级是关系分析,要求学生能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要求学生能区分某一物理事实中的因果关系和其他顺序关系的能力。第三级是组织原理的分析,要求学生能识别把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例如要求学生能识别一篇物理小论文的形式和模式,使之成为理解其意义的一种手段。

  1. 综合(Synthesis)。是指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这是对各种片断、要素和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

  1. 评价(Evaluation)。是指为了特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作出判断;包括依据其内在证据来判断,如能指出某一物理论点中逻辑错误的能力,和依据其外部准则来判断,如能将一篇物理小论文与公认的优秀论文进行比较的能力。
  1. 情意领域(Affective Domain)。

情意领域的目标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

情意领域的目标又可分为如下五类:

  1. 接受(Receiving)。是指学生愿意接受或注意这些现象和刺激。如果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适当的学习定向,这显然是一个首要的和关键的步骤。

  2. 反应(Responding)。是指学生专心致志于一小部分有关的现象,这表明他除了觉察现象之外,还对现象有所作为。

  3. 价值评估(Valuing)。是指学生在他认为有价值的适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或态度。

  4. 组织(Organization)。是指学生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从而确定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立主导性价值和一般价值的过程。

  5. 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是指由各种价值组成的内部一致的价值体系控制着学生的行为,使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这种方式行事,除了在受到威胁或挑战时,这种行为不再会引起情绪或情感。

  1. 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所强调的是: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辛普森(E.J.Simpson)在布卢姆的启发下对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研究。她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如下七类:

  1. 知觉(Perception)。这是从事一种动作最实质性的第一步。它是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质量或关系的过程。

  2. 定势(Set)①。这是为某种特定的行动或经验而作出的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已确定的定势的三个方面是:心理定势、生理定势和情绪定势。

  3. 指导下的反应。这是形成技能的第一步,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包括模仿、试误(尝试各种各样的反应)等。

  4. 机制。这是已成为习惯的习得的反应。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对从事某种行动已有一定的信心和熟练程度。

  5. 复杂的外显反应。这是学生因具有所需的动作型式而能从事相当复杂的动作行动。在这一层次上,技能已被掌握。

  6. 适应(Adaption)。这是改变动作活动以符合新的问题情境的要求的行动。

  7. 创作(Creation)。根据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能力和技

① 定势是前苏联定势心理学派的基本概念。认为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例如人在重复(10~15 次)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后,对两个大小相等的球就会感知为不相等。这就是过去的感知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所给予的定势影响。

能,创造新的动作行动或操作材料的方式。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我们制订中学物理教学的具体目标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