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海编订《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

稿)简介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学科课程标准》首先阐明物理学的研究任务、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指出初中物理学科和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关系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物理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接着,《课程标准》分以下八个部分阐述。

  1. 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操作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共四项,特别注意提出物理学科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各个领域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 课时安排。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课时数,八九年级的周课时数及各学期的上课周数。

  3.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是学科课程标准的主体。采取表格形式列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并且具体指明对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对各项实验技能的不同要求。知识点的先后排列只反映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习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磁学、核能等各部分知识内容,并不表示教材编写一定要按此顺序。但为了便于编写教材时以及教学时教师了解并掌握教学要求,对各部分相对集中的知识,按知识体系给出了建议课时数。对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的限制,以及对不要求考查的内容,在表格最末一项说明中加以阐明。

  4. 教材编选。对教材编选的原则,从精选基础教材、加强实验、选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科技新成就、教材要体现弹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教材的体系是以物质、运动、能等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指出在编写不同结构体系、不同风格特色的教材时,一般都应留有占总课时数 10%的余地。

此外,对文字叙述和插图等方面也提出了原则要求。

  1. 训练形式和要求。指出学生从获得知识到形成能力,主要通过观察、实验训练、应用训练和分析、概括训练来实现。并规定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量应不低于教学活动总量的 30%。

  2. 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指出物理教学以班级授课形式进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议论。从原则上阐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要注意因材施教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3. 教学评价与成绩核定。指出教学评价应根据目标,在认知、操作和情感三个领域中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的形式与要求、成绩表达的方法作出原则规定。还规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实验操作进行考查。情感领域的评价可采用记录式描述学生在学习中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个性特长等方面的表现。

  4. 配套措施。对编写教学参考书、实验仪器更新、教学设备的规模、教学挂图、投影片、录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选编等方面的要求作了原则规定。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物理教学和教育目标,在知识内容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上比较具体,层次分明,便于教师掌握。对教材编选作出规定,使课程标准体现了作为编写教材依据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对训练形式与要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成绩核定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原则规定,使课程标准在内容上和体例上比教学大纲更为全

面,更为广泛,能更好地符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多层次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