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比较研究的方法

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从比较国家、地区、学校的各种教育现象中发现其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开始的。但比较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出其异同点, 还要探明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发现共同的原理。

教育的比较研究起源于 1817 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M.A.Jullien, 1775~1848)首次提出过一个比较教育的计划。他从直觉观察的立场出发, 用纪实的方法介绍了外国优秀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借鉴外国优秀教育的观点,研究外国的教育制度为本国所用。到了 20 世纪,这种研究受到社会学发展的影响,逐渐采用了分析各种因素的手法,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外国的教育,探明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的因素。

20 世纪中叶以后,教育的比较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科学。按照美国教育家乔治·贝雷迪(G.Bereday)在《教育中的比较法》一书中所提出的见解, 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必须经历如下的四个阶段:

  1. 纪实。广泛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客观地描述事实。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有阅读资料和直接观察两种,而最重要的是直接进行考察。

  2. 解释。对所了解到的教育情报资料进行解释,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而且要了解事物为什么会这样。为此,必须把所描述的事实的含义进行多元的解释,即对影响这些事实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3. 并列。将已经判明的事实加以整理,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 确定比较的格局,并设立比较的标准。然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所必需的假说。

  4. 比较。通过全面地比较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假说,作出一定的结论。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区域

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区域研究是专题研究的前提, 而专题研究又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所谓区域研究就是分别研究事先选定的若干个区域(如地区、城市、区县、学校等)的中学物理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此,首先必须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丰富材料。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访问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有人甚至提倡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必须作为研究对象的成员,身临其境,进行比较长期的观察研究。例如, 要研究一所学校的教育,研究人员最好作为一名教师,参与该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实地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所得的材料真实可靠。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资料来了解情况,例如区域内的教学计划、教学补充材料、会议记录、汇报表、学生成绩统计报表等等也都可以视为第一手材料。了解情况、掌握材料之后,就要深入分析研究,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某个区域的中学物理教育情况之后,还要深入研究其原因,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必须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即适当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来深入分析中学物理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教育效果等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

所谓专题研究就是比较研究两个或若干个区域的某个专门性的问题。为此,首先必须把各个区域的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可以把几个区域的中学班级平均人数、物理教学方法、教师平均工作量、实验室数量、实验设备、实验教学情况、考试命题情况、教学效果等问题分别排列在一起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各个区域的特点和共同趋势。由于教育现

象极其复杂,它所涉及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因此在分析时必须从内在的联系上来分析问题,而不要简单地以表面现象来判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