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久暂来看,学习动机一般来说有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没有直接联系的动机。如为了将来参加祖国建设,或是为了个人将来有出路,能考上大学。这类动机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的要求,又与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有没有远大志向以及他们的世界观有关系。这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学习动机,它有力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类动机一旦形成就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较长时间里起作用。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它可能是由于教师和家长施加的压力、奖惩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同学间的竞争等引起的。例如,学生由于几次作文受到了表扬,就表现出特别喜欢上作文课;相反,由于某门功课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就不喜欢这门功课了。这类动机起作用的范围和实际效能比间接的学习动机小,并且往往容易受当时的具体条件和一些偶然的情景的影响。
教师应该使直接的近景性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互为补充。由于直接的近景性的学习动机所起作用的范围和效能较小,且容易受当时的具体条件和一些偶然的情景所左右,因此必须有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补充和支持,才能使学习活动更自觉,更有意义,从而保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毕竟是比较长远的,富于理性的,因此也必
须有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的补充和支持,使远景的鼓舞更好地与当前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推动学习的作用。
(二)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按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学习动机可划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主导性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它与其他学习动机相比,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最为稳定。一般来讲,在同一时间内,主导性学习动机只有一个。辅助性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助作用的学习动机。相对于主导性学习动机来讲,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则是比较微弱和不大稳定的。在同一时间内,辅助性学习动机可能有几个,它们的强度与稳定性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学习好,既可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又可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 还可得到父母的奖赏。
在学习活动中,这一时间内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在另一时间内也可能成为辅助性的学习动机;而这一时间内起辅助性作用的学习动机,在另一时间内则可能成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比如,想获得老师的表扬这一学习动机,在小学阶段是主导性的,进入高中阶段便成了辅助性的;而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学习动机,在小学阶段是辅助性的,进入高中阶段便是主导性的。这两种动机对学习活动总会产生或大或小的作用,因此教师不要只重视主导性学习动机,而忽视辅助性学习动机;也不要只肯定辅助性学习动机的作用, 而忽视主导性学习动机。
(三)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的性质来分,可分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绩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奖赏而使他产生某种荣誉感。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已有知识与希望掌握但尚未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距离所引发的,是主体的好奇动机。
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如学生为了成为三好生而努力学习,成为三好生是一个学习活动之外的诱因动机,学生努力不一定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引起外部学习动机的典型方法是赏罚(物质的或精神的)。将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能引起学习内部动机,也能引起学习的外部动机。若体验为成功,可产生光荣感,能增强学习动力,若体验为失败,可能引起羞耻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的学习动机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一般来说,外部的学习动机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的学习动机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长期的兴趣,而不是短时的兴趣。
外部的学习动机与内部的学习动机是相互交替、转化的。例如,当一个学生在获得某种奖励、表扬时,便会对学习产生兴趣、热情,这就推动他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就由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当一个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或学习责任感的推动下进行学习,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而获得奖励时,这种奖励又使他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劲头。这样内部的学习动机又引发外部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时,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外部学习动机之后,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并促使这些因素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之后,仍然要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教师要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两者并行不悖,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